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7页 |
1.2 领域背景 | 第7-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1 数字化视频监控的系统构架 | 第9-10页 |
1.3.2 数据压缩技术 | 第10-11页 |
1.4 课题任务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开发环境选择和技术概述 | 第13-28页 |
2.1 开发环境选择 | 第13-18页 |
2.1.1 操作系统选择 | 第13-15页 |
2.1.2 程序设计平台选择 | 第15-18页 |
2.2 使用技术介绍 | 第18-28页 |
2.2.1 Windows Sockets编程技术 | 第18-21页 |
2.2.2 windows多线程技术 | 第21-23页 |
2.2.3 windows图像显示优化技术(DirectX) | 第23-24页 |
2.2.4 MPEG-4编解码与数据传输技术 | 第24-26页 |
2.2.5 流媒体技术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视频监控系统客户端软件 | 第28-58页 |
3.1 视频监控系统概述 | 第28-30页 |
3.1.1 系统框架 | 第28-29页 |
3.1.2 系统嵌入式 DVR服务器部分 | 第29-30页 |
3.1.3 系统客户端 | 第30页 |
3.2 客户端软件的功能设计 | 第30-36页 |
3.2.1 系统设置 | 第31-33页 |
3.2.2 系统查询 | 第33-34页 |
3.2.3 命令交互 | 第34-35页 |
3.2.4 事件查询 | 第35页 |
3.2.5 云台控制 | 第35-36页 |
3.3 客户端软件结构设计 | 第36-39页 |
3.3.1 视频监控系统数据流 | 第36页 |
3.3.2 客户端数据流 | 第36-37页 |
3.3.3 前台 | 第37-38页 |
3.3.4 后台 | 第38-39页 |
3.4 客户端模块设计 | 第39-41页 |
3.5 通讯协议设计 | 第41-51页 |
3.5.1 通讯过程 | 第41-42页 |
3.5.2 包管理类和辅助类的封装 | 第42-44页 |
3.5.3 模块间通讯 | 第44-48页 |
3.5.4 通讯协议 | 第48-51页 |
3.6 客户端实现 | 第51-58页 |
3.6.1 结构体实现 | 第51-54页 |
3.6.2 用户界面实现 | 第54-58页 |
第四章 实时流媒体播放器 | 第58-84页 |
4.1 设计规划 | 第58-59页 |
4.2 分层 | 第59-60页 |
4.3 主要模块设计实现 | 第60-79页 |
4.3.1 网络接收模块 | 第60-67页 |
4.3.2 解码模块 | 第67-75页 |
4.3.3 显示模块 | 第75-78页 |
4.3.4 操作控制模块 | 第78-79页 |
4.4 其他模块设计 | 第79-81页 |
4.4.1 显卡能力探测模块 | 第79-80页 |
4.4.2 surface管理模块 | 第80-81页 |
4.5 性能优化 | 第81-84页 |
4.5.1 缓冲处理 | 第81-82页 |
4.5.2 线程模型 | 第82-83页 |
4.5.3 共享内存 | 第83-8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5.1 结论 | 第84页 |
5.2 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