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6-7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7-24页 |
一、蓄血证概述 | 第7-15页 |
(一) 蓄血证的提出 | 第7-9页 |
(二) 蓄血证的病因、病机 | 第9-14页 |
(三) 蓄血证的临证特点及治疗 | 第14-15页 |
二、桃核承气汤的应用指标探讨 | 第15-18页 |
(一) 与桃核承气汤有关的一些指标研究 | 第16-18页 |
(二) 分析与结论 | 第18页 |
三、蓄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 | 第18-24页 |
(一) 现代医学对血瘀的认识 | 第18-19页 |
(二) 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认识 | 第19-22页 |
(三) 蓄血实质的探讨 | 第22-24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4-33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一)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二、结果 | 第26-29页 |
(一) 一般情况 | 第26页 |
(二) 血液流变学变化 | 第26页 |
(三) 凝血指标变化 | 第26-27页 |
(四) SOD含量变化 | 第27页 |
(五) MDA含量变化 | 第27-29页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29-32页 |
(一) 蓄血证模型的制作与指标选择 | 第29-30页 |
(二) 疗效评价 | 第30-32页 |
四、小结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文献综述 | 第39-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