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

和谐视角下的民族地区农户贫困脆弱性研究--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导论第11-18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5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13-14页
     ·民族地区第14页
     ·贫困第14页
     ·贫困脆弱性第14-15页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第15-17页
     ·研究思路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对象第17页
   ·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7-18页
     ·可能的创新第17-18页
     ·研究不足第18页
2 文献综述第18-22页
   ·贫困脆弱性内涵的研究第18-19页
   ·贫困与贫困脆弱性关系的研究第19-20页
   ·贫困脆弱性度量及分析框架研究第20页
   ·贫困脆弱性治理研究第20-21页
   ·和谐社会与贫困脆弱性关系研究第21页
   ·简要评述第21-22页
3 缓解民族地区贫困脆弱性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第22-25页
   ·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缓解贫困脆弱性,可以维护民族稳定第22-23页
   ·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缓解贫困脆弱性,可以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第23-24页
   ·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缓解贫困脆弱性,可以减小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第24-25页
4.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获取第25-27页
   ·研究区域的概况第25-26页
     ·盐源县第25页
     ·泸西县第25-26页
     ·普安县第26页
   ·数据获取第26-27页
5 农户可持续性生计框架下的贫困农户的风险、资产与应对措施第27-39页
   ·贫困脆弱性问题研究下的可持续性生计框架第27-31页
     ·贫困脆弱性度量理论框架第27-28页
     ·可持续性生计资产框架第28-31页
   ·风险第31-34页
     ·劳动能力低第31-32页
     ·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第32-33页
     ·农业收入少第33-34页
   ·农户生计资产第34-38页
     ·人力资产第34-35页
     ·自然资产第35-36页
     ·物质资产第36-37页
     ·金融资产第37-38页
   ·适应第38-39页
     ·自适应策略第38-39页
     ·政府救助第39页
     ·社会救助第39页
6. 农户贫困脆弱性定量评估第39-47页
   ·调查指标选取及量化第40-41页
   ·农户贫困脆弱性评价第41-47页
     ·数据来源第41页
     ·结果分析第41-47页
7. 农户贫困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第47-54页
   ·数据来源第47页
   ·研究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第47-51页
     ·研究方法第47-48页
     ·指标选定和说明第48-51页
   ·实证分析第51-54页
     ·得到总方差的情况第51-52页
     ·因子旋转和命名第52-53页
     ·各县因子得分排序第53-54页
     ·实证结论第54页
8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缓解农户贫困脆弱性途径探析第54-58页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力度,促进民族协调发展第55页
   ·加大对脆弱性程度较高地区投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55-56页
   ·提高农民生计资产,加强农牧民自身发展能力第56页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农牧民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第56-57页
   ·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构筑和谐社会下的贫困预防体系第57-58页
注释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66页
硕士生期间参加过的研究项目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标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制的进化博弈分析
下一篇:昆明市呈贡新区BT模式投资方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