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费的网间结算理论
| 第一章 导言 | 第1-10页 |
| 1.1 接入问题的产生及其分类 | 第5-6页 |
| 1.2 解决双向接入问题的制度安排 | 第6-7页 |
| 1.3 两种结算规则的理论基础 | 第7-8页 |
| 1.4 本文结论及总体结构 | 第8-10页 |
| 第二章 网间结算理论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 2.1 基于成本结算理论 | 第10-20页 |
| 2.1.1 对称网络竞争 | 第10-18页 |
| 2.1.2 不对称网络竞争 | 第18-20页 |
| 2.2 互不结算理论 | 第20-22页 |
| 2.2.1 COBAK结算理论 | 第20-22页 |
| 2.2.2 BASICS结算理论 | 第22页 |
| 2.3 基于资费结算理论 | 第22-23页 |
| 2.4 网间结算理论总结 | 第23-26页 |
| 第三章 基于资费的网间结算理论——线性定价 | 第26-37页 |
| 3.1 模型假设条件 | 第26-27页 |
| 3.2 均衡存在性 | 第27-31页 |
| 3.3 比较静态分析 | 第31-33页 |
| 3.4 最优结算价格系数 | 第33-35页 |
| 3.5 与基于成本结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基于资费的网间结算理论——非线性定价 | 第37-42页 |
| 4.1 均衡存在性 | 第37-39页 |
| 4.2 利润中性 | 第39-40页 |
| 4.3 最优结算价格系数 | 第40页 |
| 4.4 与基于成本结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本文结论及政策意义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附录A | 第46-53页 |
| 附录B | 第53-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