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米哈尔科夫电影话语的生成语境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米哈尔科夫电影话语的时代背景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米哈尔科夫的家庭背景及电影话语 | 第12-19页 |
1. 文化世家 | 第12-13页 |
2. 电影之旅 | 第13-19页 |
第二章 人文话语—两极碰撞中的叙事主题与母题 | 第19-29页 |
1. 历史现实与人性、个人情感的矛盾 | 第19-21页 |
2. 浪漫理想与碌碌无为的矛盾 | 第21-24页 |
3. 物质文明与精神危机的矛盾 | 第24-25页 |
4. 传统与现代、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撞击 | 第25-29页 |
第三章 叙事话语—多样性与主导性的统一 | 第29-46页 |
第一节 超越传统叙事模式,建构新型叙事话语 | 第29-37页 |
1. 突破红色经典模式,独辟话语表述新角度 | 第29-31页 |
2. 改造传统经典形象,确立叙事话语新文本 | 第31-35页 |
3. 打破主流样式成规,开掘电影叙事新潜力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外在叙事与心理叙事结合,诊释俄罗斯民族主客观世界 | 第37-46页 |
1. 坚持民族文化传统,承袭艺术化诗意叙事元素 | 第37-40页 |
2. 融合好莱坞文化基因,发挥叙事的基本魔力 | 第40-43页 |
3. 注重心理叙事形式,着力揭示内在精神世界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动态时空中的声画语言—个性化的言说与书写载体 | 第46-60页 |
第一节 声画语言的抒情性与表意性 | 第46-53页 |
1. 色彩与光影造型的诗意叙事 | 第46-48页 |
2. 景位空间与隐喻意象写意性 | 第48-51页 |
3. 声音的表现功能与声画对位 | 第51-53页 |
第二节 动态时空的主观性和节奏性 | 第53-60页 |
1. 视点镜头转换的灵活性 | 第53-55页 |
2. 蒙太奇与长镜头的互动 | 第55-57页 |
3. 时空结构形态的多元性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导演作品年表 | 第66-67页 |
参考书目及文献 | 第67-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