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汽车防撞雷达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 第8-9页 |
·智能汽车的距离测量技术 | 第9-11页 |
·超声波测距 | 第9页 |
·激光测距 | 第9-10页 |
·CCD 摄像系统测距 | 第10页 |
·红外线测距 | 第10-11页 |
·雷达测距 | 第11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2 高速公路汽车防撞雷达系统构成及工作体制 | 第12-16页 |
·高速公路汽车防撞雷达系统性能要求 | 第12-13页 |
·防撞雷达系统工作体制 | 第13页 |
·工作频段 | 第13-14页 |
·双机应答式测距 | 第14-16页 |
3 基于脉冲雷达的汽车防撞雷达方案 | 第16-31页 |
·脉冲雷达测距 | 第16-18页 |
·脉冲雷达测距原理 | 第16页 |
·脉冲雷达测距的几个基本指标 | 第16-18页 |
·防撞雷达的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防撞雷达的射频信道 | 第19-24页 |
·射频信道的结构 | 第19-20页 |
·射频信道的参数选择 | 第20-24页 |
·中频调制电路 | 第24-28页 |
·矩形脉冲调幅 | 第24-26页 |
·雷达脉冲产生电路 | 第26页 |
·中频载波产生电路 | 第26-27页 |
·矩形脉冲调幅电路 | 第27-28页 |
·中频解调电路 | 第28-30页 |
·距离脉冲形成电路 | 第30-31页 |
4 脉冲积累提高雷达测距性能 | 第31-46页 |
·脉冲积累的总体方案 | 第31页 |
·结构框图 | 第31页 |
·芯片及开发工具 | 第31页 |
·脉冲积累的必要性 | 第31-37页 |
·门限检测 | 第31-34页 |
·最佳判决门限 | 第34-35页 |
·脉冲积累 | 第35-37页 |
·脉冲积累的实现 | 第37-46页 |
·模数转换电路 | 第37-39页 |
·同步累加的原理 | 第39-43页 |
·数模转换电路 | 第43-46页 |
5 基于相位编码脉冲压缩的汽车防撞雷达方案 | 第46-58页 |
·相位编码脉冲压缩技术 | 第46-48页 |
·脉冲压缩技术 | 第46页 |
·相位编码波形 | 第46页 |
·m 序列性质 | 第46-48页 |
·系统的测距原理 | 第48-49页 |
·方案的系统构成 | 第49-51页 |
·系统的结构 | 第49-50页 |
·相关器模型 | 第50-51页 |
·延迟鉴别器模型 | 第51页 |
·电路设计 | 第51-58页 |
·CPLD 实现的通用数字模块 | 第51-53页 |
·BPSK 调制器 | 第53-54页 |
·相关电路 | 第54-55页 |
·同步检测器 | 第55-56页 |
·延迟鉴别器和环路滤波器 | 第56页 |
·压控振荡器 | 第56-58页 |
6 显示报警终端设计 | 第58-62页 |
·方案设计 | 第58-59页 |
·外围电路的实现 | 第59-62页 |
总结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6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