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绪论 | 第1-22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9-11页 |
| 1.2 无线电定位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 第11-18页 |
| 1.2.1 基于公共通信网络的无线定位技术 | 第11-16页 |
| 1.2.2 特殊场合的定位技术 | 第16-18页 |
| 1.2.3 各种无线定位技术性能局限性 | 第18页 |
| 1.3 论文的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8-22页 |
| 第2章 通信测距复合系统的原理 | 第22-37页 |
| 2.1 通信测距复合系统概述 | 第22-29页 |
| 2.1.1 常规通信测距复合系统 | 第22-23页 |
| 2.1.2 改进的复合系统 | 第23-29页 |
| 2.2 基于m_W序列的通信测距复合系统 | 第29-36页 |
| 2.2.1 m_W序列作为内部序列的理论依据 | 第29-31页 |
| 2.2.2 m_W复合系统和m_W序列的选取 | 第31-34页 |
| 2.2.3 m_W复合系统的局限性 | 第34-36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3章 基于互补序列的复合系统 | 第37-79页 |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 3.2 互补序列及其相关特性 | 第38-48页 |
| 3.2.1 二元互补序列及其特性 | 第38-40页 |
| 3.2.2 完备互补序列及其特性 | 第40-44页 |
| 3.2.3 修正互补序列及其修正算法 | 第44-48页 |
| 3.3 基于互补序列的通信测距复合系统 | 第48-50页 |
| 3.3.1 基于完备互补序列的复合系统 | 第48-50页 |
| 3.3.2 基于修正互补序列的复合系统 | 第50页 |
| 3.4 序列快速捕获方案及其性能分析 | 第50-71页 |
| 3.4.1 双级模式的快速捕获方案 | 第51-53页 |
| 3.4.2 前级捕获模块及其性能分析 | 第53-58页 |
| 3.4.3 双级捕获模块及其性能分析 | 第58-71页 |
| 3.5 序列跟踪方案及其性能分析 | 第71-78页 |
| 3.5.1 全时间超前-滞后非相关码跟踪回路 | 第71-73页 |
| 3.5.2 非相关跟踪回路的等效模型 | 第73-75页 |
| 3.5.3 环路稳定性的分析 | 第75-78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4章 改进型复合系统技术性能分析 | 第79-100页 |
| 4.1 引言 | 第79页 |
| 4.2 改进型复合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 | 第79-86页 |
| 4.2.1 仿真模型和参数设置 | 第79-80页 |
| 4.2.2 抗干扰性能 | 第80-86页 |
| 4.3 复合系统的测距性能分析 | 第86-99页 |
| 4.3.1 基于循环相关技术的TDOA估计模型 | 第86-88页 |
| 4.3.2 内码的TDOA求解及其性能 | 第88-96页 |
| 4.3.3 外码的TDOA求解及其性能 | 第96-9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 第5章 基于多DSP的复合系统实现方案 | 第100-109页 |
| 5.1 引言 | 第100-101页 |
| 5.2 系统的软硬件体系 | 第101-105页 |
| 5.2.1 硬件体系结构 | 第101-104页 |
| 5.2.2 软件体系结构 | 第104-105页 |
| 5.3 多DSP平台设计方案 | 第105-108页 |
| 5.3.1 基于流水线结构的多DSP平台设计方案 | 第105-107页 |
| 5.3.2 基于交换网络结构的多DSP平台设计方案 | 第107-10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 结论 | 第109-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2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2-124页 |
| 致谢 | 第124-125页 |
| 个人简历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