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5页
   ·斜拉桥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第12-16页
   ·斜拉桥的分类第16页
   ·斜拉桥的特点第16-17页
   ·斜拉桥的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第17-19页
   ·斜拉桥施工监控第19-22页
     ·斜拉桥施工监控的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斜拉桥施工监控的内容与方法第20-22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2-25页
     ·研究的工程背景第22-24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斜拉桥成桥索力及合拢后索力调整方法研究第25-41页
   ·斜拉桥理想控制目标及其恒载索力确定方法第25-31页
     ·斜拉桥理想控制目标第25-26页
     ·恒载索力确定方法第26-31页
   ·各成桥索力确定方法评述第31-32页
   ·斜拉桥成桥恒载索力确定方法的探讨第32-36页
     ·优化目标第32-33页
     ·优化约束条件第33页
     ·优化方法第33-36页
   ·蓉湖大桥成桥索力的确定第36-38页
   ·斜拉桥合拢后索力调整的实现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混合梁斜拉桥施工监控体系研究第41-68页
   ·概述第41-42页
   ·温边及风载对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目标影响研究第42-47页
     ·温度影响第42-45页
     ·风载影响第45-47页
   ·施工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第47-49页
     ·基本原理第47-49页
     ·分析实施第49页
   ·预测控制系统分析第49-62页
     ·预测控制的方法机理第49-51页
     ·预测方法第51-52页
     ·施工控制参考轨迹的确定第52-56页
     ·施工控制第56-62页
   ·蓉湖大桥施工控制第62-67页
     ·实桥预测分析第62-65页
     ·实桥线形及索力控制结果第65-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4章 斜拉桥施工控制中几何非线性分析研究第68-87页
   ·斜拉索的修正弹性模量和切线刚度矩阵第68-75页
     ·斜拉索的修正弹性模量第68-72页
     ·斜拉索的切线刚度矩阵第72-75页
   ·梁单元几何非线性刚度矩阵第75-78页
   ·斜拉桥的非线性分析模型第78-79页
   ·斜拉桥施工过程的几何非线性调值计算第79-80页
     ·斜拉桥施工控制分析内容第79页
     ·几何非线性调值计算第79-80页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程的求解第80-82页
   ·收敛准则第82-83页
   ·蓉湖大桥施工控制非线性影响分析第83-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5章 单塔单索面宽幅斜拉桥的空间稳定性研究第87-103页
   ·概述第87-88页
     ·两类稳定问题第87-88页
     ·求解方法的评述第88页
   ·线性稳定分析第88-90页
   ·非线性稳定分析第90-95页
     ·空间梁单元的弹塑性刚度矩阵第90-93页
     ·材料模型第93-94页
     ·非线性稳定的分析计算方法第94-95页
   ·单塔单索面斜拉桥主塔横向受力简化分析第95-97页
   ·蓉湖大桥空间稳定性分析第97-101页
     ·蓉湖大桥稳定分析的方法第97-98页
     ·蓉湖大桥结构稳定分析模型第98-99页
     ·材料本构关系第99页
     ·稳定分析结果第99-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6章 钢管混凝土塔柱空间仿真分析研究与应力监测第103-133页
   ·钢管混凝土偏压构件的力学性能第103-104页
   ·蓉湖大桥索塔构造与应力测点布设第104-106页
     ·索塔构造第104-106页
     ·应力测点布设第106页
   ·分析原理与方法第106-111页
     ·计算模型第106-107页
     ·单元选择第107-109页
     ·数值积分运用第109-110页
     ·边界条件处理第110页
     ·荷载工况分析第110-111页
   ·塔柱空间应力分析第111-123页
   ·塔柱应力理论值与监测对比分析第123-132页
   ·本章小结第132-133页
第7章 主梁钢混结合部空间仿真分析研究第133-149页
   ·钢混接合部位及构造形式第133-135页
     ·钢混接合部位及连接方式第133-134页
     ·蓉湖大桥主梁钢混接合部构造第134-135页
   ·钢混接合部空间分析模型建立第135-142页
     ·分析范围第135-136页
     ·有限元模型第136-137页
     ·单元选择第137页
     ·不同自由度单元之间的连接处理第137-140页
     ·边界条件及荷载工况第140-142页
   ·钢混接合部空间应力分析结果第142-148页
     ·混凝土横系梁应力第142-143页
     ·混凝土主梁应力第143-145页
     ·结合段钢箱应力第145-148页
     ·分析结论第148页
   ·本章小结第148-149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49-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6页
致谢第156-157页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氮高效品种的筛选及其机理的初步探讨
下一篇:商业连锁企业供应链物流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