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数据库决策支持测评系统的改造和InnoDB索引的分析

第一部分 数据库决策支持测评系统的改造第1-33页
 第1章 绪论第9-11页
   ·背景介绍第9-10页
     ·数据库应用类型第9页
     ·TPC 简介第9-10页
     ·简介决策支持测评系统第10页
   ·本部分的工作第10-11页
 第2章 决策支持测评系统原理第11-17页
   ·决策支持测评系统的设计思想第11页
   ·决策支持测评系统模拟环境设计第11-14页
   ·决策支持测评系统的实现要素第14-17页
     ·决策支持测评系统的查询和更新函数[第14页
     ·决策支持测评系统的数据库规模第14-15页
     ·决策支持测评系统的测试执行规则第15-17页
 第3章 决策支持测评系统的体系改造实现第17-25页
   ·决策支持测评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第17-19页
     ·驱动器子模块的设计第18-19页
     ·待测系统子模块的设计第19页
     ·测试规则第19页
   ·决策支持测评系统体系结构的实现第19-25页
     ·驱动器子模块的实现第20-24页
     ·待测系统子模块的实现第24-25页
 第4章 决策支持测评系统的测试改造第25-28页
   ·装载数据改造第25-26页
     ·Redbase 的数据装载第25页
     ·Oracle 装载数据改造第25-26页
   ·修改测评脚本第26-28页
     ·测试前准备脚本的修改第26页
     ·性能测试脚本的修改第26-28页
 第5章 测试流程和结果分析第28-32页
   ·测试流程第28-30页
     ·创建待测数据库第28页
     ·修改环境变量第28-29页
     ·创建待测数据表第29页
     ·生成测试数据并装载第29页
     ·创建索引第29页
     ·生成更新数据并装载第29页
     ·备份数据库第29-30页
     ·性能测试第30页
   ·测评结果分析第30-32页
     ·决策支持测评系统的测试结构计算方法第30-31页
     ·测试结果第31-32页
 第6章 结束语第32-33页
第二部分INNODB 索引的分析第33-72页
 第1章 引言第34-36页
   ·背景介绍第34-35页
   ·研究现状第35页
   ·本部分工作第35-36页
 第2章 INNODB 索引系统概述第36-38页
   ·INNODB 的索引类型第36页
   ·INNODB 索引的工作概述第36-37页
   ·INNODB 索引结构第37-38页
 第3章 存储管理系统中索引相关概念第38-41页
   ·INNODB 数据字典中的索引对象第38页
   ·INNODB 索引的物理存储第38页
   ·INNODB 页的物理结构第38-39页
   ·INNODB 插入缓冲第39-40页
     ·建立插入缓冲的原因第39-40页
     ·插入缓冲的结构第40页
   ·索引树的段第40-41页
 第4章 INNODB 索引的重要结构第41-47页
   ·节点指针第41页
   ·索引的数据结构第41-43页
   ·游标第43-45页
   ·永久游标第45-46页
   ·数据字典中索引对应的查找结构第46-47页
 第5章 INNODB 索引的重要基础操作第47-50页
   ·INNODB B 树的锁定策略第47页
   ·哈西索引结构的创建第47页
   ·创建一个索引对象的基本过程第47-48页
   ·INNODB 页内记录定位方法第48页
   ·BLOB 字段的存储(外部存储)第48-50页
 第6章 INNODB 索引系统的主要操作流程第50-71页
   ·INNODB 的搜索第50-56页
     ·InnoDB 的查找类型第50-51页
     ·二进制搜索第51-53页
     ·哈西搜索第53-56页
   ·B 树的插入第56-60页
     ·大记录处理子模块第57页
     ·分裂索引节点的条件第57-58页
     ·乐观插入子模块第58页
     ·悲观插入子模块第58-60页
   ·B 树的更新第60-63页
     ·乐观更新操作第61-62页
     ·悲观更新操作第62-63页
   ·B 树的删除第63-65页
     ·乐观删除操作第64页
     ·悲观删除操作第64-65页
   ·B 树的分裂第65-70页
     ·确定分裂点第65-68页
     ·树结构的调整第68-70页
   ·B 树的压缩第70-71页
 第7章 结束语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附录第74-78页
摘要第78-81页
ABSTRACT第81-84页
致谢第84-85页
导师及作者简介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适计算环境下服务发现的研究
下一篇:超声、微波助萃取及分子印迹技术在中草药活性成分分离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