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1章 概论 | 第7-14页 |
1.1 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7-11页 |
1.1.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概念~[44,45,47] | 第7页 |
1.1.2 国外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领域的开发动态 | 第7-8页 |
1.1.3 我国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领域的开发动态 | 第8-10页 |
1.1.4 世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趋势分折 | 第10-11页 |
1.2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本文采用的分析工具及各章安排~[26] | 第12-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HEV结构分析及功率流控制 | 第14-24页 |
2.1 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方法 | 第14页 |
2.2 HEV的结构分析 | 第14-21页 |
2.2.1 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 第14-15页 |
2.2.2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 第15-20页 |
2.2.3 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44] | 第20-21页 |
2.3 HEV的功率流控制~[27] | 第21-23页 |
2.3.1 串联式 HEV的功率流控制 | 第22页 |
2.3.2 并联式 HEV的功率流控制 | 第22-23页 |
2.3.3 混联式 HEV的功率流控制 | 第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HEV的性能要求与控制系统 | 第24-34页 |
3.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行驶性能~[21,22,26] | 第24-29页 |
3.1.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 | 第24-26页 |
3.1.2 HEV的续驶里程 | 第26-28页 |
3.1.3 道路工况模拟 | 第28-29页 |
3.2 HEV发动机的性能要求~[27] | 第29-30页 |
3.2.1 发动机的动力性 | 第29-30页 |
3.2.2 发动机的经济性 | 第30页 |
3.2.3 发动机的环保性 | 第30页 |
3.3 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27] | 第30-32页 |
3.3.1 发动机控制系统 | 第30-31页 |
3.3.2 电机控制系统 | 第31-32页 |
3.3.3 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 | 第32页 |
3.3.4 驱动模式控制系统 | 第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AT井联HEV驱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第34-55页 |
4.1 概述 | 第34-35页 |
4.2 典型并联 HEV的原理分析及工作模式 | 第35-37页 |
4.3 系统建模任务分析 | 第37-46页 |
4.3.1 传动系统的建模 | 第38-39页 |
4.3.2 控制策略设计 | 第39-42页 |
4.3.3 控制系统的建模 | 第42-46页 |
4.4 赛欧自动变速器系统匹配~[20,53,54,55] | 第46-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55-70页 |
5.1 AOVISOR的原理和应用 | 第55-60页 |
5.1.1 Advisor的文件结构~[27] | 第55-57页 |
5.1.2 Advisor的使用方法 | 第57-60页 |
5.2 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60-67页 |
5.3 东风 EQ7200混合动力轿车性能仿真 | 第67-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全文总结和创新点 | 第70页 |
6.2 进一步研究和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