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 ·发酵过程模型、状态预测和优化控制的特点 | 第8页 |
| ·代谢网络模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8-9页 |
| ·代谢网络模型用于大宗代谢产物发酵过程在线控制和优化的的现状和例证 | 第9页 |
| ·谷氨酸发酵的历史与现状 | 第9-10页 |
| ·谷氨酸的合成机制 | 第10-11页 |
| ·立题意义 | 第11-13页 |
| ·研发新型和具有共性特征的在线控制和优化系统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 ·味精工业发展的需要 | 第12-13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4-19页 |
| ·实验材料 | 第14-15页 |
| ·菌种 | 第14页 |
| ·实验试剂 | 第14页 |
| ·实验仪器 | 第14-15页 |
| ·培养基 | 第15页 |
| ·培养方法及条件 | 第15-16页 |
| ·种子培养条件 | 第15-16页 |
| ·摇瓶培养条件 | 第16页 |
| ·发酵罐培养条件 | 第16页 |
| ·分析方法 | 第16-19页 |
| ·葡萄糖的测定 | 第16页 |
| ·谷氨酸的测定 | 第16页 |
| ·菌浓的测定 | 第16页 |
| ·菌体干重的测定 | 第16-17页 |
| ·摄氧速度(OUR)和二氧化碳生成速度(CER)的计算 | 第17-18页 |
| ·HPLC 测定丙酮酸、乳酸、α-酮戊二酸的浓度 | 第18页 |
| ·GC 测定乙酸浓度 | 第18页 |
| ·铵根离子的测定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基于代谢网络模型的谷氨酸发酵过程在线状态预测 | 第19-33页 |
| ·谷氨酸发酵中菌体生长和产物代谢的基本特征 | 第19-20页 |
| ·代谢网络模型的初始验证 | 第20-22页 |
| ·谷氨酸发酵代谢网络模型建立 | 第22-24页 |
| ·利用线性规划优化法求解代谢网络模型 | 第24-26页 |
| ·谷氨酸和乳酸浓度经时曲线的求解 | 第26-27页 |
| ·利用产酸期代谢网络模型和线性规划法在线预测谷氨酸发酵过程的状态 | 第27-32页 |
| ·利用代谢网络模型在线推定谷氨酸浓度的经时变化 | 第27-28页 |
| ·代谢网络模型在线识别和判断非正常发酵过程中的应用 | 第28-30页 |
| ·代谢网络模型对于乳酸生成浓度的在线推定 | 第30页 |
| ·代谢网络模型对不同操作条件下谷氨酸代谢走向和调节机制的解释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谷氨酸发酵的离线代谢流分析 | 第33-41页 |
| ·离线代谢网络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第33-34页 |
| ·不同溶氧条件下谷氨酸发酵的离线代谢网络模型 | 第34-38页 |
| ·代谢节点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 | 第38-39页 |
| ·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的能量、还原力的需求与供给 | 第39-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 ·主要结论 | 第41页 |
| ·展望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论文发表和撰写一览表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