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手性化合物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手性化合物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手性源法 | 第12页 |
·外消旋体拆 | 第12页 |
·不对称合成法 | 第12-13页 |
·生物催化法制备手性化合物 | 第13-15页 |
·生物催化的概念 | 第13页 |
·生物催化应用于手性化合物的研究发展 | 第13页 |
·生物催化法制备手性化合物的机理 | 第13-14页 |
·利用完整细胞进行生物催化的形式 | 第14页 |
·生物催化的特点 | 第14-15页 |
·生物催化的优点 | 第15页 |
·生物催化制备4-氯-3-羟基丁酸乙酯(CHBE)概况 | 第15-20页 |
·产品概况 | 第15-16页 |
·4-氯-3-羟基丁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 第16-17页 |
·国内外技术概况和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手性钌催化剂还原法 | 第17页 |
·微生物酶催化转化法 | 第17-19页 |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9页 |
·本课题的来源 | 第19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9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页 |
2 COBE 还原酶产生菌的筛选 | 第22-35页 |
·前言 | 第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材料 | 第22-24页 |
·试剂与原材料 | 第22-23页 |
·菌种 | 第23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3-24页 |
·培养基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菌种培养方法 | 第24页 |
·菌种筛选方法 | 第24-25页 |
·菌种的纯化 | 第25页 |
·COBE 及CHBE 定量分析 | 第25页 |
·产物CHBE对映体过量值(e.e.)测定 | 第25-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3页 |
·COBE 及CHBE 定量分析 | 第26-27页 |
·外消旋的CHBE 的制备 | 第27页 |
·产物 CHBE 对映体过量值(e.e.)测定 | 第27-28页 |
·菌种的初筛 | 第28-30页 |
·产酶菌株的复筛 | 第30页 |
·菌种的纯化 | 第30-31页 |
·菌种的培养特征观察 | 第31-33页 |
·菌体斜面形态的观察 | 第31页 |
·菌落形态的观察 | 第31-32页 |
·细胞形态的观察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3 COBE 还原酶产生菌的发酵工艺优化 | 第35-48页 |
·前言 | 第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9页 |
·材料 | 第35-37页 |
·试剂与原材料 | 第36页 |
·菌种 | 第36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6-37页 |
·培养基 | 第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菌种培养方法 | 第37页 |
·酶活力测定 | 第37-38页 |
·生物量测定 | 第38页 |
·COBE 及CHBE 定量分析 | 第38-39页 |
·产物CHBE对映体过量值(e.e.)测定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7页 |
·发酵产酶条件的研究 | 第39-47页 |
·碳源的筛选 | 第39-40页 |
·氮源的筛选 | 第40-41页 |
·复合氮源筛选 | 第41-42页 |
·无机盐对菌种产酶的影响 | 第42-43页 |
·培养基正交实验 | 第43-44页 |
·初始pH 对培养基产酶的影响 | 第44-45页 |
·最适发酵温度实验 | 第45-46页 |
·摇瓶装液量实验 | 第46页 |
·菌体生长及产酶实验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4 生物催化法还原 COBE 转化条件研究 | 第48-65页 |
·前言 | 第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2页 |
·材料 | 第48-50页 |
·试剂与原材料 | 第48-49页 |
·菌种 | 第49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9页 |
·培养基 | 第49-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52页 |
·菌种培养方法 | 第50页 |
·酶源的获得 | 第50页 |
·游离细胞转化方法 | 第50页 |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 | 第50-51页 |
·固定化细胞的转化方法 | 第51页 |
·COBE/CHBE 浓度分析 | 第51页 |
·产物 CHBE 对映体过量值(e.e.)测定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3页 |
·不对称还原条件研究 | 第52-59页 |
·辅助底物的种类对转化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不同葡萄糖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 第53页 |
·底物添加方式的比较 | 第53-55页 |
·底物浓度对转化率及对映体过量值的影响 | 第55-56页 |
·细胞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 第56页 |
·不同温度对转化的影响 | 第56-57页 |
·反应体系不同pH 对转化的影响 | 第57-58页 |
·转化时间曲线 | 第58-59页 |
·固定化细胞转化条件的初步研究 | 第59-63页 |
·用不同包埋方法制备固定化细胞的比较 | 第59-60页 |
·固定化细胞的最适添加量实验 | 第60页 |
·pH 对转化的影响 | 第60-61页 |
·温度对转化的影响 | 第61-62页 |
·固定化细胞的转化时间曲线 | 第62页 |
·游离菌与固定化重复利用对照实验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5 转化产物 CHBE 的提取纯化及结构鉴定 | 第65-74页 |
·前言 | 第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9页 |
·材料 | 第65-66页 |
·试剂与原材料 | 第65-66页 |
·菌种 | 第66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66页 |
·培养基 | 第66页 |
·实验方法 | 第66-69页 |
·菌种培养方法 | 第67页 |
·酶源的获得 | 第67页 |
·CHBE 的制备方法 | 第67页 |
·产物提取纯化方法 | 第67-69页 |
·纯度测定 | 第69页 |
·比旋光度的测定 | 第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3页 |
·产品的提取 | 第69-70页 |
·产品的纯化 | 第70-71页 |
·减压蒸馏 | 第70页 |
·硅胶柱层析 | 第70-71页 |
·产品鉴定 | 第71-73页 |
·CHBE 的旋光度分析 | 第71页 |
·产物的定性测定 | 第71-72页 |
·核磁共振 NMR 分析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附录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