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人体形态学论文--人体组织学论文

基于粗颗粒模型的细胞内大分子相互作用网络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第一节 细胞第9-10页
 第二节 最小基因组第10-12页
  一、最小基因组介绍第10-11页
  二、最小基因组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第三节 大肠杆菌最小基因组第12-14页
  一、大肠杆菌介绍第12页
  二、大肠杆菌最小基因组第12-14页
 第四节 虚拟细胞模拟第14-18页
  一、计算模拟的意义第14-15页
  二、虚拟细胞模拟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三、本研究立题依据第17-18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第18-33页
 第一节 布朗动力学模拟理论与方法第18-21页
  一、布朗动力学原理第18-20页
  二、布朗动力学模拟步骤及应用第20-21页
 第二节 分子动力学模拟理论与方法第21-24页
  一、分子动力学模拟原理第21-23页
  二、分子动力学模拟步骤及应用第23-24页
 第三节 实验材料第24-33页
  一、NAMD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第25-28页
  二、CHARMM分子动力学模拟程序第28-29页
  三、Mathematica科学计算软件第29-30页
  四、Python程序设计语言第30-33页
第三章 粗颗粒细胞质模型的构建与模拟第33-44页
 第一节 前期准备工作第33-37页
  一、细胞质模型中大分子种类的选择第33页
  二、细胞质模型中大分子参数的确定第33-36页
  三、确定细胞质模型中大分子的浓度第36-37页
 第二节 构建模型第37-40页
  一、构建含50种蛋白质的验证模型第37-38页
  二、构建包含206种蛋白质的细胞质模型第38-40页
 第三节 模拟与优化第40-44页
  一、验证模型优化及模拟参数调整第40-42页
  二、粗颗粒模型的模拟与优化第42-44页
第四章 粗颗粒细胞质模型的结果与分析第44-57页
 第一节 模型的描述第44-48页
  一、蛋白质种类和浓度第44页
  二、pI与静电荷分布第44-48页
 第二节 大分子扩散运动分析第48-49页
 第三节 大分子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第49-56页
  一、聚类分析第49-52页
  二、碰撞分析第52-56页
 第四节 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粗颗粒细胞模型的模建与分析第57-60页
 第一节 实验操作第57-58页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第58-60页
讨论第60-61页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附表1 细胞质内208种大分子的信息第70-76页
附表2 不同细胞质模型中大分子的拷贝数第76-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麝保护、社区生计及相互关系研究
下一篇:高黏度壳聚糖止血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