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石油炼制论文--炼油工艺过程论文

FCC汽油非临氢降烯烃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声明第1-4页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43页
   ·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必要性第18页
   ·FCC汽油非临氢降烯烃催化剂设计思路第18-19页
   ·降烯烃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9-29页
     ·改进催化裂化(FCC)工艺第19-21页
       ·在催化装置上采用新工艺第19-20页
       ·优化FCC工艺条件第20页
       ·采用汽油回炼技术第20-21页
     ·开发新的FCC降烯烃催化剂和助剂第21-23页
       ·国外降烯烃催化剂技术第21页
       ·国内降烯烃催化剂技术第21-23页
       ·助剂的开发第23页
     ·FCC汽油醚化技术第23-26页
       ·C_5醚化第24-25页
       ·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第25-26页
     ·FCC汽油芳构化技术第26页
     ·FCC汽油异构化技术第26-27页
       ·异构化技术的发展第26页
       ·国外异构化催化剂及工艺第26页
       ·我国的异构化催化剂及工艺第26-27页
     ·汽油加氢第27-28页
       ·加氢裂化催化剂第28页
       ·加氢精制技术第28页
     ·FCC汽油降烯烃催化新工艺应具备的技术特征第28-29页
       ·降烯烃幅度大第28-29页
       ·辛烷值损失小第29页
       ·高液收和低氢耗第29页
       ·工艺简单且兼有脱苯和脱硫功能第29页
   ·微波技术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第29-35页
     ·微波加热特性及作用机理第30-31页
     ·微波诱导催化反应的原理第31页
     ·微波技术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应用第31-33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31-33页
       ·载体的改性及新型材料的合成第33页
     ·微波诱导催化反应第33-35页
       ·甲烷分解第33-34页
       ·低碳烃的芳构化第34-35页
     ·小结第35页
   ·降烯烃催化剂的研究展望第35-36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3页
第二章 γ-Al_2O_3载体非临氢降烯烃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第43-76页
   ·引言第43页
   ·实验第43-51页
     ·主要仪器第43-44页
     ·原料与试剂第44-45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45-46页
       ·A/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第45页
       ·B/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第45页
       ·酸改性C-A/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第45页
       ·B-A/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第45页
       ·共浸法酸改性C-B-A/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第45-46页
       ·分浸法酸改性C-B-A/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第46页
       ·预浸法酸改性C-B-A/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第46页
       ·酸改性D-B-A/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第46页
     ·反应装置与流程第46-47页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47-49页
       ·催化剂比表面和孔结构的测定第47页
       ·反应产品中烯烃含量的测定第47-49页
     ·相关数据的计算第49-51页
       ·催化剂组分负载量的计算第49-50页
       ·反应空速的计算第50页
       ·催化剂活性高低的评价(以烯烃转化率为依据)第50页
       ·BET法对催化剂比表面的计算第50-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67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51-60页
       ·活性组分对降烯烃效果的影响第51页
       ·不同载体对产品油族组成的影响第51-53页
       ·助剂对产品油族组成的影响第53页
       ·催化剂制备方法对产品油族组成的影响第53-55页
       ·活性组分A、B原子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55页
       ·活性组分负载量对产品油族组成的影响第55-57页
       ·活性组分恒温浸渍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57-58页
       ·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58-59页
       ·催化剂焙烧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59-60页
     ·催化剂的理化性质第60页
     ·反应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60-63页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降烯烃效果的影响第60-61页
       ·反应压力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61-62页
       ·体积空速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62-63页
     ·催化剂的寿命及再生试验第63-66页
       ·催化剂的寿命评价第63-64页
       ·催化剂再生温度对活性的影响第64-65页
       ·催化剂再生时间对活性的影响第65-66页
     ·FCC汽油非加氢降烯烃精制第66-67页
   ·FCC汽油降烯烃反应机理第67-72页
     ·氢转移反应机理第69-71页
     ·异构化反应机理第71页
     ·芳构化反应机理第71-72页
   ·小结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第三章 β-沸石载体非临氢降烯烃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第76-114页
   ·引言第76页
   ·实验第76-82页
     ·主要仪器第76页
     ·原料与试剂第76-77页
       ·实验原料第76-77页
       ·实验试剂第77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77-79页
       ·A/β-沸石催化剂的制备第77-78页
       ·酸改性C—A/β-沸石催化剂的制备第78页
       ·A-B/β-沸石催化剂的制备第78页
       ·酸改性过的C-A-B/β-沸石催化剂的制备第78页
       ·水蒸汽处理C-A-B/β-沸石催化剂的制备第78-79页
       ·微波诱导制备C-A-B/β-沸石催化剂第79页
       ·水蒸汽处理及微波诱导制备C-A-B/β-沸石催化剂第79页
     ·催化剂活性测试装置及流程第79页
     ·试验方法第79-80页
       ·催化剂活性测试方法第79-80页
       ·微波合成试验方法第80页
       ·水蒸气处理方法第80页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80-81页
       ·催化剂结构的表征第80页
       ·催化剂酸度的表征第80-81页
       ·催化剂物性的表征第81页
       ·反应产品油中族组成的测定第81页
     ·相关数据计算第81-82页
   ·结果与讨论第82-107页
     ·催化剂制备参数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82-87页
       ·不同活性组分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82-83页
       ·活性组分A、B原子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83-84页
       ·活性组分负载量对产品油族组成的影响第84-85页
       ·活性组分恒温浸渍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85页
       ·载体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85-87页
     ·催化剂不同合成方法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87-92页
       ·常规合成催化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87-89页
       ·微波合成催化剂的参数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89-92页
     ·水蒸气处理β-沸石载体对降烯烃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92-96页
       ·水蒸气处理β-沸石对催化剂比表面、孔结构的影响第93页
       ·水蒸气处理载体对催化剂酸性质的影响第93-95页
       ·水蒸气处理β-沸石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第95页
       ·水蒸气处理前后催化剂性能比较第95-96页
     ·微波合成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96-100页
       ·微波合成对催化剂比表面、孔结构的影响第96-97页
       ·微波合成对催化剂酸性质的影响第97-99页
       ·微波合成对催化剂物相的影响第99-100页
       ·催化剂活性测试及产品油族组成的测定第100页
     ·反应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100-104页
       ·反应温度对族组成的影响第100-101页
       ·反应温度对辛烷值的影响第101-102页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寿命的影响第102页
       ·反应压力的影响第102页
       ·体积空速的影响第102-104页
     ·催化剂寿命及再生试验第104-107页
       ·催化剂的寿命评价第104页
       ·催化剂再生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104-106页
       ·催化剂再生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106-107页
     ·C—B—A/β-沸石催化剂上FCC汽油非临氢降烯烃第107页
   ·降烯烃机理第107-110页
     ·氢转移反应机理第108-109页
     ·异构化反应机理第109页
     ·芳构化反应机理第109-110页
   ·小结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4页
第四章 新型载体非临氢降烯烃催化剂的研究第114-167页
   ·引言第114页
   ·试验第114-122页
     ·试验仪器第114-115页
     ·原料与试剂第115-117页
       ·试验原料第115-117页
       ·试验试剂第117页
     ·载体及催化剂的制备第117-118页
       ·催化剂载体的制备第117页
       ·A/Al_2O_3/SiO_2催化剂的制备第117页
       ·P/A/Al_2O_3/SiO_2催化剂的制备第117-118页
       ·A/E/Al_2O_3/SiO_2催化剂的制备第118页
       ·P/A/E/Al_2O_3/SiO_2催化剂的制备第118页
       ·微波合成的P/A/E/Al_2O_3/SiO_2催化剂的制备第118页
     ·催化剂的改性方法第118-119页
       ·磷改性第118页
       ·载体的氯化第118-119页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119-121页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装置第119-120页
       ·催化剂活性评价的方法第120-121页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121-122页
       ·X射线衍射法第121页
       ·催化剂孔结构的表征第121页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法第121-122页
       ·反应产品油中族组成的测定第122页
     ·相关数据计算第122页
   ·结果与讨论第122-160页
     ·载体合成条件的考察第122-125页
     ·氯化处理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125-130页
       ·氯化温度对产品油烯烃含量的影响第125-126页
       ·氯化时间对产品油烯烃含量的影响第126-127页
       ·氯化过程中盐酸用量对产品油烯烃含量的影响第127页
       ·氯化处理对载体的比表面、孔结构的影响第127-128页
       ·氯化处理载体对催化剂酸性质的影响第128页
       ·氯化处理载体对催化剂物相的影响第128-129页
       ·氯化处理载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129-130页
     ·磷改性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130-133页
       ·磷改性对硅铝载体物化性能的影响第130页
       ·磷改性对催化剂表面酸性的影响第130-132页
       ·磷改性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第132-133页
     ·常规方法合成催化剂条件的考察第133-139页
       ·单金属和双金属效果的对比第133-134页
       ·活性组分A、E原子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134-135页
       ·金属负载量对产品族组成的影响第135-136页
       ·焙烧温度对产品烯烃含量的影响第136-137页
       ·正交试验设计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应用第137-139页
     ·微波诱导合成催化剂条件的考察第139-141页
       ·微波功率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139页
       ·微波压力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139-141页
       ·恒压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141页
       ·微波合成催化剂的最佳程序第141页
     ·微波合成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141-146页
       ·微波合成对催化剂比表面、孔结构的影响第142页
       ·微波合成对催化剂酸性质的影响第142-144页
       ·微波合成对催化剂物相的影响第144-146页
       ·微波合成与常规合成的催化剂活性对比第146页
     ·载体及催化剂的孔径分布第146-148页
     ·工艺参数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148-150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148-149页
       ·空速的影响第149-150页
       ·反应压力的影响第150页
     ·正交设计试验考察最佳操作条件第150-153页
     ·催化剂上FCC汽油的催化转化第153-155页
     ·催化剂的寿命及再生实验第155-160页
       ·催化剂的寿命考察第155-156页
       ·催化剂再生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156-157页
       ·催化剂再生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157-158页
       ·催化剂再生条件的优化第158-159页
       ·新鲜催化剂与再生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比较第159-160页
   ·FCC汽油非临氢降烯烃催化剂降烯烃机理第160-164页
     ·氢转移反应机理第160-162页
     ·异构化反应机理第162-163页
     ·芳构化反应机理第163-164页
   ·小结第164-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67页
第五章 总结第167-170页
   ·C,A,B/γ-Al_2O_3,C,A,B/β-沸石平口P,A,E/Cl/SiO_2-Al_2O_3催化剂物化性质第167页
   ·催化剂酸性的比较第167页
   ·催化剂物相的比较第167-168页
   ·催化剂的催化性质第168-169页
   ·降烯烃工艺的特点第169页
   ·经济前景展望第169-170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170-172页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72-175页
致谢第175-176页
作者简介第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