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2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一、中学语文经典文本教学现状 | 第13-17页 |
| (一) 经典文本的特点 | 第13-15页 |
| (二) 经典文本教学现状 | 第15-17页 |
| 二、经典文本教学的内核—人文精神 | 第17-29页 |
| (一) 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定位 | 第17-22页 |
| (二) 经典文本负载着浓重的人文精神 | 第22-26页 |
| (三) 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 第26-29页 |
| 三、实现人文精神关怀的基本构想 | 第29-48页 |
| (一) 用反思性理论指导经典文本教学 | 第29-35页 |
| 1、改变目前死水微澜的授课情形,调动探求积极性 | 第30-31页 |
| 2、突破人物形象的表层阐释,注重人文内涵的深层次挖掘 | 第31-33页 |
| 3、打破惟教材编排顺序,加强同类作品单元教学 | 第33-35页 |
| (二) 用接受美学理论指导经典文本教学 | 第35-41页 |
| 1、建立必要的期待视野,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 | 第35-37页 |
| 2、拓展审美空间,加强文本之间的召唤性联系 | 第37-39页 |
| 3、整体感知作者的思想倾向,提高艺术修养 | 第39-41页 |
| (三) 作文教学方面充分吸收经典文本的丰厚营养 | 第41-48页 |
| 1、创造性地吸收经典文本的内容,为写作提供材料 | 第41-44页 |
| 2、借鉴课本中经典文本的构思技巧,表达人生感悟 | 第44-45页 |
| 3、学习经典文本中的绚丽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 | 第45-48页 |
| 注释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