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企业劳动契约剩余研究

1 导论第1-24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20页
     ·论文研究的理论背景第12-18页
     ·论文研究的现实背景第18页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8-19页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9-20页
   ·研究内容与结构第20-22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构第20-22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22-24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第22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不足第22-24页
2 对西方现代企业契约理论的再思考第24-52页
   ·西方企业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第24-33页
     ·新古典企业理论的发展第24-25页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第25-29页
     ·企业劳动契约理论的研究第29-33页
   ·对西方现代企业理论前提:市场与企业关系的再思考第33-41页
     ·市场与企业关系的理论争论与历史考察第33-35页
     ·企业与市场:现代企业理论诠释的缺陷第35-36页
     ·对于市场与企业关系的再认识第36-41页
   ·对现代企业理论分析工具的再思考第41-47页
     ·交易成本分析工具的涵义与形成第41-43页
     ·交易费用分析工具的局限性第43-47页
   ·“交易”与“契约”:核心概念发展的偏差第47-52页
     ·科斯关于交易费用与契约思想的混乱第48-50页
     ·“交易”与“契约”概念的误解与滥用第50-52页
3 企业契约的核心:企业劳动契约第52-77页
   ·企业性质的二重性第52-56页
     ·企业生产属性与制度属性的表现形式第52-54页
     ·对企业性质的理论探讨第54-56页
   ·对于企业劳动契约制度属性的分析第56-67页
     ·契约的一般属性原则第56-58页
     ·企业劳动契约的特殊性第58-62页
     ·企业劳动契约关系中的产权第62-67页
   ·对于劳动契约生产属性的分析第67-72页
     ·生产一般与“剩余”的创造第67-69页
     ·现代企业生产过程的要素分析第69-72页
   ·对于企业劳动契约性质的简要总结第72-77页
     ·剩余生产与产权关系第72-74页
     ·企业内的产权关系与剩余生产第74-77页
4 企业劳动契约的剩余创造第77-97页
   ·从平等交换到剩余创造:契约关系在企业中的变化第77-83页
     ·剩余创造在资本主义中的存在第77-79页
     ·剩余创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存在第79-83页
   ·企业内的使用价值创造过程分析第83-89页
     ·现代企业生产力系统的基本特征第83-85页
     ·企业生产力系统的要素演进分析第85-89页
   ·企业内的价值与剩余价值创造过程分析第89-97页
     ·当代企业中劳动力与劳动的特征第89-93页
     ·劳动者是价值与剩余价值创造的主体第93-97页
5 企业劳动契约的剩余索取第97-128页
   ·企业劳动契约关系中的人力资本产权第97-108页
     ·人力资本的内涵与特征第97-102页
     ·人力资本产权性质的理论揭示过程第102-106页
     ·人力资本的产权性质第106-108页
   ·人力资本的剩余索取权第108-119页
     ·剩余分配的历史演变第108-111页
     ·人力资本分享剩余索取权的理论依据第111-117页
     ·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残缺与分享的博弈分析第117-119页
   ·人力资本实现剩余索取的计量与会计问题第119-128页
     ·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第119-124页
     ·人力资本会计报表问题第124-128页
6 企业劳动契约的剩余控制第128-156页
   ·激励——约束问题的解决:剩余控制权第128-142页
     ·激励——约束问题的产生第128-135页
     ·人力资本的剩余控制权问题第135-138页
     ·剩余控制权的博弈过程分析第138-142页
   ·团队生产方式中的剩余控制第142-148页
     ·团队生产理论对剩余控权的解释第142-143页
     ·团队生产方式的发展与剩余控制权的变化第143-146页
     ·团队生产方式中的监督与合作:博弈分析第146-148页
   ·剩余控制权在企业管理中的演进第148-156页
     ·霍桑试验:人力资本剩余控制权的早期研究第148-150页
     ·组织理论的发展对剩余控制权的揭示第150-154页
     ·组织结构变化:剩余控制权配置的博弈分析第154-156页
7. 企业劳动契约的剩余治理第156-184页
   ·企业治理的主要内容与发展演变第156-164页
     ·企业治理的内涵与模式比较第156-160页
     ·公司治理模式: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的演进第160-164页
   ·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制度第164-173页
     ·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理论基础第164-166页
     ·共同治理与分享制度的发展现状与主要内容第166-168页
     ·利益相关者治理优化演进的博弈模型第168-17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改革:劳动与资本的协同制度第173-184页
     ·改革提前的确认: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力资本产权第174-176页
     ·劳动与资本协同制度中的产权安排第176-179页
     ·内部人控制:与“劳动与资本协同制度”有关的一个问题第179-184页
参考文献第184-194页
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94-197页
声明第197-198页
致谢第198页

论文共1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VB-T接收机中频率综合器的研究
下一篇:吡非尼酮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