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优先权的比较法研究
引言 | 第1-12页 |
第一章 比较法视野中的船舶优先权 | 第12-15页 |
第一节 比较法的一般理论 | 第12-13页 |
一、比较法的概念与性质 | 第12页 |
二、比较法的方法论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船舶优先权制度与比较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船舶优先权制度概述 | 第15-38页 |
第一节 船舶优先权的历史沿革 | 第15-18页 |
第二节 船舶优先权的概念与船舶优先权制度的功能 | 第18-25页 |
一、Maritime Lien的中文译名 | 第18-20页 |
二、船舶优先权的概念与“概念比较法” | 第20-23页 |
三、船舶优先权的功能与“功能比较法” | 第23-25页 |
四、船舶的特征与船舶优先权制度功能的实现 | 第25页 |
第三节 船舶优先权的特征 | 第25-29页 |
第四节 船舶优先权的性质 | 第29-38页 |
一、英美法下船舶优先权性质探讨 | 第30-33页 |
(一) 船舶优先权与lien制度 | 第30-31页 |
(二) 英美法下船舶优先权的性质 | 第31-33页 |
二、大陆法下船舶优先权性质的探讨 | 第33-38页 |
(一) 大陆法下船舶优先权性质之争 | 第33-34页 |
(二) 本文的看法及对策 | 第34-38页 |
第三章 船舶优先权法律关系及其变动 | 第38-52页 |
第一节 船舶优先权法律关系 | 第38-48页 |
一、船舶优先权法律关系概述 | 第38页 |
二、船舶优先权主体 | 第38-40页 |
(一) 船舶优先权人 | 第38-39页 |
(二) 船舶优先权的被请求人 | 第39-40页 |
三、船舶优先权的标的 | 第40-42页 |
四、船舶优先权的项目比较 | 第42-48页 |
(一) 船舶优先权项目概述 | 第42-43页 |
(二) 英美传统船舶优先权项目 | 第43-46页 |
(三) 英美船舶优先权项目的发展 | 第46-47页 |
(四) 我国《海商法》规定的船舶优先权项目之检讨 | 第47-48页 |
第二节 船舶优先权的变动 | 第48-52页 |
一、船舶优先权变动的概述 | 第48页 |
二、船舶优先权的变更 | 第48-49页 |
(一) 法国法下的船舶优先权变更 | 第48页 |
(二) 国际公约中有关船舶优先权变更的规定 | 第48-49页 |
(三) 普通法下船舶优先权的变更 | 第49页 |
(四) 我国法下船舶优先权的变更 | 第49页 |
三、船舶优先权的消灭 | 第49-52页 |
(一) 船舶优先权消灭概述 | 第49-50页 |
(二) 各国法例以及国际公约的规定 | 第50-51页 |
(三) 我国法下船舶优先权消灭的原因 | 第51-52页 |
第四章 船舶优先权实现程序的比较 | 第52-65页 |
第一节 船舶优先权实现之概述 | 第52页 |
第二节 船舶优先权的实现与对物诉讼 | 第52-56页 |
一、对物诉讼程序概述 | 第52-53页 |
二、对物诉讼制度的功能 | 第53-54页 |
三、对物诉讼制度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 第54-55页 |
四、对物诉讼与船舶优先权的关系 | 第55-56页 |
第三节 中国法下船舶优先权实现程序 | 第56-65页 |
一、我国法下船舶优先权实现概述 | 第56-57页 |
二、对人诉讼模式下如何确定船舶优先权诉讼中的被告 | 第57页 |
三、为行使船舶优先权进行的船舶扣押 | 第57-59页 |
(一) 为行使船舶优先权进行的船舶扣押的性质 | 第57-59页 |
(二) 能否重复扣押以实现船舶优先权 | 第59页 |
四、确权诉讼 | 第59-61页 |
(一) 确权诉讼的性质与效力 | 第59-61页 |
(二) 确权诉讼判决的效力 | 第61页 |
五、船舶优先权实现过程中的异议程序 | 第61-65页 |
(一) 船舶优先权实现过程中异议程序构建的必要性 | 第62页 |
(二) 确权诉讼与异议内容 | 第62-63页 |
(三) 确权诉讼结束后、分配方案形成前的异议程序 | 第63页 |
(四) 分配方案形成后的异议程序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