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概述 | 第1-15页 |
·会计信息 | 第9-10页 |
·会计信息的含义 | 第9页 |
·会计信息的载体 | 第9页 |
·会计信息的载体分类 | 第9-10页 |
·会计信息失真 | 第10-15页 |
·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 第10页 |
·主要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含义的理解 | 第10-11页 |
·“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概念的存在 | 第11页 |
·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 | 第11-12页 |
·会计信息失真的特点 | 第12-13页 |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与原因 | 第15-23页 |
·动机 | 第15页 |
·原因 | 第15-23页 |
·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原因 | 第15-17页 |
·会计信息失真的社会学原因 | 第17-18页 |
·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 | 第18-21页 |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综述 | 第23-29页 |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 第23-24页 |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综述 | 第24-29页 |
第四章 奠定和改进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机制加强会计信息失真的事前遏制 | 第29-34页 |
·会计职业道德自律与自律机制 | 第29-31页 |
·涵义界定 | 第29页 |
·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本质与特征 | 第29-31页 |
·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的要素 | 第31页 |
·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运行 | 第31-34页 |
第五章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信息失真的事中牵制 | 第34-39页 |
·内部控制的概念和框架的建立 | 第34-35页 |
·政府对单位建立内部控制的推动作用 | 第35-36页 |
·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 第36-39页 |
1. 组织规划控制 | 第36页 |
2. 授权批准控制 | 第36-37页 |
3. 全面预算控制 | 第37页 |
4. 实物保全控制 | 第37页 |
5. 风险防范控制 | 第37-39页 |
第六章 改进和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加强会计信息失真的事后监督 | 第39-44页 |
·建立健全检查体制 | 第39-41页 |
·进一步完善检查工作制度 | 第39-40页 |
·建立检查质量保障机制 | 第40页 |
·完善跟踪回访制度 | 第40-41页 |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 第41页 |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失真的事后监督 | 第41-44页 |
·进一步提高对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第41页 |
·研究制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规划 | 第41-42页 |
·注重检查成效,改进检查方式 | 第42-43页 |
·改进检查结果公告和成果利用 | 第43-44页 |
第七章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制度保障建设 | 第44-51页 |
·建立与完善会计法规制度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 第44-45页 |
·建立与完善会计法规制度 | 第45-46页 |
·西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制度建设的探索过程 | 第46-48页 |
·我国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保障建设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