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遥测与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一章 前言 | 第1-14页 |
·心电波形简介 | 第9-10页 |
·心电遥测技术的发展 | 第10-11页 |
·心电遥测的临床意义 | 第11-13页 |
·课题的研究方向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系统工作原理及硬件设计 | 第14-23页 |
·硬件总体设计 | 第14-18页 |
·ADUC812芯片简介 | 第14-18页 |
·硬件系统结构 | 第18页 |
·硬件电路详细设计 | 第18-23页 |
·模拟输入部分 | 第18-19页 |
·电压跟随与抬升电路 | 第19页 |
·外部存储器扩展电路 | 第19-20页 |
·串口通信电路 | 第20-21页 |
·电源隔离部分 | 第21-22页 |
·光电隔离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软件设计 | 第23-36页 |
·软件总体设计思想 | 第23页 |
·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23-26页 |
·单片机系统的开发 | 第23-24页 |
·下位机软件组成 | 第24-26页 |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26-36页 |
·上位机软件功能描述 | 第27页 |
·上位机软件开发环境 | 第27-28页 |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第28-30页 |
·画图程序设计 | 第30-32页 |
·数据存储 | 第32页 |
·手动设置 | 第32页 |
·波形回放 | 第32-33页 |
·计算心率子程序 | 第33-34页 |
·病例分析子程序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心电波形的识别 | 第36-52页 |
·小波变换理论 | 第36-39页 |
·Fourier变换的缺点 | 第36页 |
·小波变换及其分析特点 | 第36-38页 |
·小波变换应用于ECG分析的现状 | 第38-39页 |
·小波母函数的选取 | 第39-41页 |
·小波变换算法 | 第41-42页 |
·双正交样条小波滤波器的设计 | 第42-44页 |
·P、QRS、T波的识别方法回顾 | 第44-45页 |
·心电波形的小波分析及检测 | 第45-52页 |
第五章 心律异常分析 | 第52-60页 |
·心律失常分类 | 第52-54页 |
·室性心律失常 | 第53页 |
·室上性心律失常 | 第53-54页 |
·心律失常分析方法 | 第54-56页 |
·阈值选取 | 第54-55页 |
·心律失常分析具体实现 | 第55-56页 |
·心律失常分析结果 | 第56页 |
·心率变异性分析 | 第56-59页 |
·心率变异的定义和产生机理 | 第56-57页 |
·心率变异分析的临床意义 | 第57页 |
·心率变异的分析方法 | 第57-59页 |
·分析结果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系统抗干扰设计 | 第60-66页 |
·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 第60页 |
·干扰源的种类 | 第60-61页 |
·干扰的耦合方式 | 第61-62页 |
·抗干扰的硬件措施 | 第62-64页 |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 | 第62-63页 |
·硬件复位电路的设计 | 第63-64页 |
·抗干扰的软件措施 | 第64-66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6-68页 |
·总结 | 第66页 |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