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 | 第10-11页 |
|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 第10页 |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史 | 第10-11页 |
| ·工业控制器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单片机在工业控制器中的应用现状 | 第12页 |
|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工业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及工具 | 第12-17页 |
| ·32位ARM核的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工具 | 第13页 |
| ·AVR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 | 第13-14页 |
| ·MCS—51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 | 第14-15页 |
| ·嵌入式系统电路设计的工具 | 第15-16页 |
| ·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FPGA)的开发工具和方法 | 第16-17页 |
| ·μC/OS-Ⅱ操作系统简介 | 第17页 |
| ·我的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 第2章 基于单片机ATmega128的嵌入式工业控制器的组成 | 第19-21页 |
| ·工业控制器的设计组成框图 | 第19页 |
| ·工业控制器各部分的作用 | 第19-21页 |
| ·电源单元 | 第19页 |
| ·单片机Atmega128 | 第19-20页 |
| ·外部存储器 | 第20页 |
| ·高速计数器与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 第20页 |
| ·32点输入、输出电路 | 第20页 |
| ·异步RS232和RS485串行接口 | 第20页 |
| ·同步串行口SPI和边界扫描JTAG口 | 第20-21页 |
| 第3章 工业控制器主板电路的组成及设计思想 | 第21-29页 |
| ·工业控制器主板电路的组成及功能 | 第21页 |
| ·主板电路的设计原理图及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 ·电路中各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 第23-29页 |
| ·单片机Atmega128简介 | 第23页 |
| ·Atmega128的特点 | 第23-24页 |
| ·电路中Atmega128的引脚分配情况说明 | 第24页 |
| ·AT49F1614简介 | 第24-25页 |
| ·AT49F1614的工作原理 | 第25-27页 |
| ·静态随机存储器HY628100简介 | 第27-29页 |
| 第4章 高速计数器和输入输出口控制的设计原理 | 第29-59页 |
| ·高速计数器项层设计 | 第29-40页 |
| ·高速计数器的端口及内部信号设计 | 第30-32页 |
| ·高速计数器内部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原理 | 第32-40页 |
| ·高速计数器第二层设计 | 第40-57页 |
| ·16位多工作模式计数器的设计 | 第40页 |
| ·端口特性及计数模式 | 第40-42页 |
| ·各模块的设计原理 | 第42-57页 |
| ·高速计数器第三层设计 | 第57-59页 |
| ·16位计数器的端口特性 | 第57页 |
| ·16位计数器的设计 | 第57-59页 |
| 第5章 工业控制器扩展板的电路组成及设计 | 第59-68页 |
| ·工业控制器扩展板电路的组成及设计原理图 | 第59页 |
| ·工业控制器扩展板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59页 |
| ·EPF10K20与单片机的连接 | 第59页 |
| ·单片机对EPF10K20的操作 | 第59页 |
| ·电路中各主要部件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 第59-68页 |
| ·FPGA EPF10k20的结构原理与使用 | 第59-63页 |
| ·EPC2LC20的使用 | 第63-67页 |
| ·工业控制器扩展板中各插座的使用 | 第67-68页 |
| 第6章 输入、输出板电路的设计原理 | 第68-75页 |
| ·输入板电路的组成及设计原理 | 第68-72页 |
| ·输入板电路的组成 | 第68页 |
| ·输入电路的设计原理 | 第68-72页 |
| ·输出板电路的组成与设计原理 | 第72-75页 |
| ·输出板电路的组成 | 第72页 |
| ·PQ0.0-PQ0.7输出点的处理电路 | 第72-75页 |
| 第7章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75-83页 |
| ·电路的组成及设计原理图 | 第75页 |
| ·电路的设计原理 | 第75-83页 |
| ·RS-232通信原理 | 第75-76页 |
| ·SP232E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 第76-80页 |
| ·RS485的通信原理 | 第80-81页 |
| ·AN75176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81-83页 |
| 第8章 μC/OS-Ⅱ在AVR中的移植 | 第83-99页 |
| ·μC/OS-Ⅱ简介 | 第83-84页 |
| ·μC/OS-Ⅱ操作系统移植的开发工具 | 第84-85页 |
| ·ICCAVR简介 | 第84-85页 |
| ·AVR Studio4.0简介 | 第85页 |
| ·μC/OS-Ⅱ操作系统的移植 | 第85-86页 |
| ·μC/OS-Ⅱ操作系统移植条件 | 第85-86页 |
| ·μC/OS-Ⅱ文件结构 | 第86页 |
| ·移植代码与处理器相关函数的编写 | 第86-93页 |
| ·在OS_CPU.H中重新定义数据类型 | 第86-87页 |
| ·在OS_CPU_C.C中初始化堆栈 | 第87-89页 |
| ·OS_CPU_A.ASM中汇编函数的编写 | 第89-93页 |
| ·与应用有关代码的配置 | 第93-96页 |
| ·OS_CFG.H的配置 | 第93-95页 |
| ·INCLUDES.H的说明 | 第95-96页 |
| ·应用程序的移植 | 第96-99页 |
| 第9章 总结 | 第99-101页 |
| ·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99-100页 |
| ·硬件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99页 |
| ·软件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第99-100页 |
| ·我的收获 | 第100-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
| 附录A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