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尝试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 中文摘要第1-5页
● 英文摘要第5-7页
● 前言第7页
第一部分 前人研究的现状及成果第7-11页
 ● 尝试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第7-9页
 ● 前人研究现状及成果第9-11页
第二部分 选题依据第11-13页
 ● 尝试教学法适应21世纪创新教育的要求第11-12页
 ● 尝试教学法适应教材特点第12页
 ● 尝试教学法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第12页
 ● 尝试教学法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第12-13页
 ● 尝试教学法使课堂结构优化第13页
 ● 尝试教学法着力于培养学生自学、探索能力和发展思维第13页
第三部分 尝试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可行性、必要性的研究第13-21页
 ●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是学生具有了尝试学习的基础和条件第13-14页
 ● 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尝试教学法应用于生物教学是可行的、必要的第14-15页
 ● 教学的实践效果证明:尝试教学法对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能力有明显的效果第15-18页
 ● 尝试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18-19页
 ● 尝试教学法的优越性第19-21页
第四部分 尝试教学法的操作模式第21-26页
 ● 生物尝试教学一般教学程序第21-25页
 ● 探究式实验课型生物尝试教学程序第25-26页
 ● 验证式实验课型生物尝试教学程序第26页
 ● 演示实验课型生物尝试教学程序第26页
第五部分 尝试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第26-31页
 ● 尝试指导原则第26-27页
 ● 即时校正原则第27-28页
 ● 问题新颖原则第28-29页
 ● 准备铺垫原则第29页
 ● 合作互补原则第29-30页
 ● 民主和谐原则第30-31页
第六部分 尝试成功的因素分析研究第31-33页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31页
 ●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第31页
 ● 课本的示范作用第31页
 ● 旧知识的迁移作用第31-32页
 ● 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第32页
 ● 师生多向的情意作用第32页
 ● 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第32-33页
第七部分 在应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C终端的面像识别应用软件—FaceOk的实现
下一篇:多层螺旋CT颈动脉血管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