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耕地等别划分方法研究--以福建省福清市为例

内容摘要第1-3页
synopsis第3-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4页
   ·选题背景第8-9页
   ·研究动态第9-14页
     ·国外第9-11页
     ·国内第11-14页
第二章 现行耕地分等方法述评第14-33页
   ·相关术语解说第14-15页
   ·耕地分等的内涵、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耕地分等的内涵第15-16页
     ·耕地分等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耕地分等的基本原则第17-18页
   ·耕地分等的方法及技术流程第18-25页
     ·耕地分等的方法第18-24页
     ·耕地分等的技术流程第24-25页
   ·耕地分等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33页
     ·耕地等指数与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的相关性问题第25-27页
     ·耕地分等成果在全国范围内缺乏可比性第27-29页
     ·相邻地块间水田和旱地的地等指数出现突变第29-31页
     ·指定作物的代表性第31页
     ·关于熟制的问题第31-33页
第三章 耕地等别划分方法的探讨第33-55页
   ·耕地分等的理论基础第33-35页
   ·基础资料的真实性第35页
   ·指标区的划分第35-36页
   ·指定作物及其参数的确定第36页
   ·县域内等值区的控制第36页
   ·土地利用系数修正第36-45页
     ·土地利用系数的计算第37-38页
     ·省级行政区农业生产投入潜力系数第38-43页
     ·土地利用系数修正模型第43-45页
   ·确定作物理论最大产量及适用范围第45-46页
   ·复种指数的修正第46-47页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耕地分等中的应用第47-55页
     ·基础图形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建立第47页
     ·投影坐标的转换与拓扑关系的建立第47-49页
     ·空间叠加确定分等单元第49-50页
     ·单元面积的计算第50-51页
     ·单元因素分值的计算第51页
     ·地等指数的计算第51-52页
     ·分等成果属性数据库的建立及其链接关系第52-54页
     ·成果图的生成第54-55页
第四章 福清市耕地分等实证分析第55-79页
   ·福清市基本概况第55页
   ·耕地分等指标区的界定第55-57页
   ·耕地分等单元的确定第57-58页
   ·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第58-60页
   ·耕地利用等指数第60-70页
     ·农业生产投入潜力系数第60-65页
     ·各镇农业生产投入潜力系数第65-68页
     ·耕地利用系数修正及等指数的计算第68-70页
   ·耕地等指数第70-72页
     ·耕地经济系数的计算第70-71页
     ·耕地等指数第71-72页
   ·耕地等别划分及其分布规律第72-76页
     ·耕地等别划分第72-73页
     ·耕地等别分布规律第73-76页
   ·耕地分等新旧模式对比分析第76-79页
     ·背景条件分析第76页
     ·数据成果对比分析第76-78页
     ·实地校核第78-79页
第五章 结论第79-81页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第79页
   ·研究前景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中文摘要第83-86页
附录第86-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C尼龙6/TiO2原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美国(麻萨诸塞州)《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纲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