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前言第7-11页
图表清单第11-12页
第1章 研究综述与论文设计第12-27页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评述第12-20页
     ·国外城市群研究阶段的主要成果与观点第12-15页
     ·国内城市群研究的主要成果及观点第15-18页
     ·国内城市群研究的总结与不足之处第18页
     ·国内城市群研究的新趋向第18-20页
   ·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范畴与意义第20-24页
     ·城市群经济整合的界定第20页
     ·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第20-21页
     ·城市群经济整合特征第21-22页
     ·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的意义第22-24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创新点第24-25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4页
     ·本文研究的目标设定第24-25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25页
   ·本文研究采用的方法及框架第25-27页
     ·本文研究采用的方法第25-26页
     ·本文研究的框架第26-27页
第2章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城市群经济整合第27-40页
   ·有关经济空间发展的理论概述第27-34页
     ·经济空间联系与传递理论第27-30页
     ·经济空间分工理论第30-32页
     ·经济空间组织理论第32-33页
     ·经济空间竞争理论第33-34页
   ·经济全球化演进阶段及发展特征第34-36页
     ·经济全球化的早期形成阶段第34-35页
     ·经济全球化的恢复发展阶段第35页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阶段第35-36页
   ·经济全球化演进中的城市群效应第36-39页
     ·经济全球化与城市群经济的崛起第36-37页
     ·我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群经济整合第37-38页
     ·我国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壮大第38-39页
   ·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基础与目标定位第40-48页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第40-41页
     ·城市群经济发展系统基本特征第40-41页
     ·大珠江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系统形成机制分析第41页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基础分析第41-45页
     ·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第41-42页
     ·优势经济区位突显第42页
     ·历史基础和文化传统第42-43页
     ·经济互补与联系密切第43-44页
     ·发展速度与规模强大第44-45页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目标定位第45-47页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的现实发展第45页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进程的区域格局第45-46页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的目标取向第46-47页
   ·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系统分析第48-52页
   ·城市群经济发展系统整合机制第48页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的系统分析第48-51页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构成第49-50页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内在关系第50-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模式选择与策略第52-68页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模式选择的系统性分析第52-64页
     ·产业转移与互补整合模式第52-56页
     ·点轴联网辐射整合模式第56-58页
     ·职能分工整合模式第58-62页
     ·集群化整合模式第62-64页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的策略第64-67页
     ·按照大都市区的方式对经济进行整合第64-65页
     ·继续完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第65-66页
     ·积极促成企业跨区域的有序合作与竞争第66页
     ·改善和增强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能力第66-67页
   ·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结语第68-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附录第74-75页
后记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典风险过程的推广及广义Brownian Sheet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图像处理的定量金相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