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导论 | 第1-20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 二、 研究的现状 | 第9-14页 | 
| 三、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4-18页 | 
| 四、 研究的进路与意义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历史关系 | 第20-29页 | 
| 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同源和统一 | 第20-22页 | 
| 二、 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黄金“联姻” | 第22-24页 | 
| 三、 十九世纪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裂和对立 | 第24-26页 | 
| 四、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立的社会后果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尝试 | 第29-44页 | 
| 一、 西方科学主义融合两种精神的失败尝试 | 第29-31页 | 
| 二、 现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呐喊与无奈 | 第31-34页 | 
| 三、 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学派的尝试 | 第34-37页 | 
| 四、 后现代主义融合两种精神的尝试 | 第37-40页 | 
| 五、 新人文主义融合两种精神的探索 | 第40-44页 | 
| 第四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典范——哲人科学家爱因斯坦 | 第44-68页 | 
| 一、 哲人科学家爱因斯坦 | 第44-46页 | 
| 二、 爱因斯坦科学探索的人文底蕴 | 第46-61页 | 
| 三、 从科学探索走向人文关怀,塑造科学的世界观 | 第61-68页 | 
| 第五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 第68-84页 | 
| 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立根源的哲学反思 | 第68-72页 | 
| 二、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 第72-78页 | 
| 三、 融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促进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 | 第78-84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 后记 | 第90-9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