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河流水库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以黄河万家寨水库为例

中文摘要第1页
英文摘要第2-6页
第一章 引言第6-11页
   ·研究背景第6-7页
     ·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状况第6页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状况第6-7页
     ·水环境承载力第7页
   ·相关研究第7-8页
   ·课题背景第8-9页
     ·黄河问题第8-9页
     ·万家寨水库问题第9页
   ·课题意义第9-11页
第二章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第11-21页
   ·承载力第11-14页
     ·概念的由来第11页
     ·概念的演变和发展第11-14页
   ·水环境承载力第14-15页
     ·概念第14页
     ·研究进展第14-15页
   ·水环境承载力与总量控制第15-17页
     ·总量控制第15-17页
     ·水环境承载力与总量控制的关系第17页
   ·水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第17-18页
     ·可持续发展第17-18页
     ·水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18页
   ·相应的水环境标准第18-21页
     ·现有的水环境标准第19页
     ·水环境标准的完善第19-21页
第三章 水环境承载力理论探讨第21-31页
   ·水环境承载力特点第21-22页
     ·客观性第21页
     ·动态性第21页
     ·有限性第21页
     ·时代性第21页
     ·分区性第21页
     ·关联性第21-22页
   ·水环境承载力机制第22页
     ·水环境承载机制的约束机制第22页
     ·水环境污染的自我净化机制第22页
   ·水环境承载力内涵第22-23页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23-25页
     ·评价指标体系相关信息第23-24页
     ·建立指标体系第24-25页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与模型第25-26页
   ·建立新的评价方法与模型第26-31页
     ·分承载力的计算第26-27页
     ·指标承载度计算模型的确定第27-30页
     ·水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价第30-31页
第四章 实例研究-黄河万家寨水库及其上游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第31-44页
   ·黄河万家寨水库及其上游流域概况第31-32页
   ·黄河万家寨水库及其上游水质概况第32-34页
   ·黄河上游水质演变趋势和规律分析第34-37页
     ·年内不同时期水质的变化第34-35页
     ·离子浓度变化第35页
     ·污染物浓度变化第35-36页
     ·水质污染趋势第36-37页
   ·黄河万家寨水库及其上游水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和分析第37-41页
     ·各指标承载度的计算第37-38页
     ·分承载力的计算第38-40页
     ·水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计算第40页
     ·黄河万家寨水库及其上游水环境承载力分析第40-41页
   ·提高水环境承载力的方法第41-44页
     ·方法分类第41-42页
     ·具体措施第42-4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4-46页
   ·结论第44页
   ·展望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   谢第49-50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反垄断立法问题研究
下一篇: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