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 | 第8-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1 引言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世界建筑界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我国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界定 | 第18-21页 |
·绿色建筑概念 | 第18-19页 |
·绿色建筑的三大特性 | 第19-20页 |
·建设绿色建筑的基本思路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第22-27页 |
·英国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 | 第22-23页 |
·美国的LEED | 第23-24页 |
·加拿大的GBC2000 | 第24-25页 |
·日本的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估方法(CASBEE)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4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综述 | 第27-36页 |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 第27-29页 |
·评估体系组成 | 第27-28页 |
·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评价体系的应用 | 第29页 |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 | 第29-31页 |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分析 | 第31-33页 |
·以政府为主导,民间自愿参加为辅助 | 第31页 |
·评价体系简洁,操作方便 | 第31-32页 |
·符合我国的建筑业发展现状 | 第32-33页 |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用的优劣分析 | 第33-35页 |
·优势分析 | 第33-34页 |
(1) 设置技术措施权重 | 第33页 |
(2) 按星级进行绿色建筑评价 | 第33-34页 |
·劣势分析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5 绿色建筑节能标准及应用 | 第36-49页 |
·国外绿色建筑节能标准 | 第36-37页 |
·国内绿色建筑节能标准 | 第37-40页 |
·国内外绿色建筑节能标准对比 | 第40-41页 |
·管理体制的差异 | 第40-41页 |
·节能标准体系的差异 | 第41页 |
·建筑节能标准的管理差异 | 第41页 |
·我国绿色建筑节能标准的应用分析 | 第41-48页 |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 第41-42页 |
·绿色建筑节能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 第42-44页 |
·我国绿色建筑节能标准的发展建议 | 第44-48页 |
·本章小节 | 第48-49页 |
6 绿色建筑节能标准在公共建筑的应用 | 第49-56页 |
·我国公共建筑节能现状 | 第49页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解读 | 第49-53页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重要性 | 第49-50页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简介 | 第50-51页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重要规定及分析 | 第51-53页 |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 | 第53-55页 |
·存在问题 | 第55页 |
·本章小节 | 第55-56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6-59页 |
·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作者简历 | 第61-6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