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 第8页 |
一、 概述初中生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 第8-9页 |
(一) 注重字词句的识记 | 第8-9页 |
(二) 造成的后果 | 第9页 |
二、 文言文教学要与时俱进 | 第9-25页 |
上编 文言文与文化--互相联系互相依存 | 第10-16页 |
一、 文言文: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面镜子 | 第10-13页 |
(一) 什么是文言文 | 第10-12页 |
(二) 文言文是时代文化的载体 | 第12-13页 |
二、 文化:可以通过文言文去了解 | 第13-16页 |
(一) 什么是文化 | 第13-14页 |
(二) 文化的表现形态 | 第14-15页 |
(三) 经典文化通过文言文得以保存 | 第15-16页 |
下编 文化解读--可以了解经典文化 | 第16-25页 |
一、 文化解读:进入文化世界的方法 | 第16-18页 |
(一) 何谓文化解读 | 第16页 |
(二) 文化解读的依据 | 第16-18页 |
1 、 从文言文的内容来看 | 第16-17页 |
2 、 从文言文的形式来看 | 第17-18页 |
二、 文化解读的基本途径 | 第18-25页 |
(一) 从文言文的表达内容来看 | 第18-22页 |
1 、 把握文本中的道德观念 | 第18-20页 |
2 、 学习传统的价值观念 | 第20-21页 |
3 、 体味独特的审美情趣 | 第21-22页 |
(二) 从文言文的语言形式来看 | 第22-25页 |
1 、 通过汉字了解经典的文化现象 | 第23-24页 |
2 、 通过词汇来了解经典的文化现象 | 第24-25页 |
结语 文化解读的意义 | 第25-29页 |
一、 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文化,感受文化,更好的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 第25-26页 |
二、 有利于全面提高语文素质,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 | 第26页 |
三、 有利于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获得,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 第26-27页 |
四、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正确看待文言文和白话的关系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