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论文

公允价值计量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6页
  一、国际研究背景第13-15页
  二、国内研究背景第15-16页
  三、研究意义第16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6-21页
  一、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研究第17-19页
  二、关于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第19-20页
  三、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执行后果第20-21页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论文内容安排第21-23页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第21-23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第23页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3-25页
第二章 公允价值计量的产生与历史沿革第25-37页
 第一节 公允价值计量产生与发展简述第25-28页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首次出现与采用第25-26页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美国的应用历程回顾第26-28页
 第二节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历程分析第28-31页
  一、开始应用:为解决特定资产的计量和披露问题第28-30页
  二、拓展应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第30页
  三、全面应用:使用范围向非金融项目拓展第30-31页
 第三节 公允价值定义的历史演进与规律分析第31-36页
  一、公允价值定义的历史演进第31-34页
  二、公允价值定义历史演进的规律分析第34-36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公允价值计量产生和应用的原因分析第37-51页
 第一节 内在原因: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自身优越性第37-41页
  一、从投资者角度看:公允价值能够及时反映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第38-39页
  二、从企业角度看:公允价值计量更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第39页
  三、从市场角度看: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创新的必然选择第39-40页
  四、从监管角度看:公允价值计量能及时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第40-41页
 第二节 外在原因:会计环境变迁第41-50页
  一、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第43-44页
  二、直接推动力:投资者信息偏好改变导致财务会计目标的变革第44-49页
  三、繁荣的推动力:金融市场的完善和金融工具的发展第49页
  四、可行性和可靠性支持:估值理论和估值技术的持续完善第49-50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内涵第51-68页
 第一节 公允价值的本质:对现行市场脱手价格的估计第51-56页
  一、"价格"与"价值"第51-52页
  二、公允价值估计的价格而非价值第52-53页
  三、公允价值计量的时态观:对现行价格的估计,具有动态跳跃性第53页
  四、公允价值计量的市场观:市场而非特定主体对资产或负债的认定第53-54页
  五、公允价值计量的估值目标:脱手价格第54-56页
 第二节 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第56-58页
  一、公允性第56-57页
  二、估计性第57-58页
  三、现时性和动态性第58页
 第三节 公允价值计量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第58-67页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涵与作用第59-60页
  二、公允价值计量与财务会计目标第60页
  三、公允价值计量与信息质量特征第60-63页
  四、公允价值计量与其他计量属性第63-67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第68-97页
 第一节 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理论问题第68-75页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估值层级第68-72页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估值前提第72-74页
  三、信用风险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第74-75页
 第二节 公允价值计量的估值方法第75-84页
  一、市场法第75-77页
  二、现值法第77-79页
  三、成本法第79-80页
  四、期权定价法第80-84页
 第三节 缺乏活跃市场情况下公允价值的取得第84-95页
  一、缺乏活跃市场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应考虑的因素第84-86页
  二、构建我国独立第三方估价体系第86-95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六章 我国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执行后果第97-115页
 第一节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历程与现状第97-101页
  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历程回顾第97-100页
  二、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地公允价值计量的谨慎态度第100-101页
 第二节 公允价值计量执行后果的规范分析第101-105页
  一、投资性房地产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分析第101-103页
  二、金融工具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分析第103-105页
 第三节 公允价值计量执行后果的实证分析——价值相关性角度第105-114页
  一、研究背景第106-107页
  二、研究设计第107-111页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第111-113页
  四、研究结论第113-114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七章 全面改进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第115-121页
 第一节 推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自身的完善第115-117页
  一、加强理论研究,进一步明晰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内涵第115-116页
  二、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第116-117页
 第二节 推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外部环境建设第117-121页
  一、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发展竞争有序的要素和产品市场第117-118页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设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第118页
  三、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制,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第118-119页
  四、加强资产评估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提高资产评估人员的业务水平第119页
  五、完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建设,从准则层面进行规范和引导第119-121页
结束语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9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129-130页
后记第130-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能源合作研究--中国与拉美合作案例分析
下一篇: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