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注释表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电力系统仿真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0-11页 |
·电力系统仿真的发展方向 | 第11-12页 |
·课题提出的思想 | 第12-13页 |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课题采用的关键技术 | 第14-15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CORBA技术研究 | 第16-24页 |
·对象管理组织(OMG)和对象管理体系(OMA) | 第16-17页 |
·CORBA技术简介 | 第17-22页 |
·CORBA的基本组成 | 第17-19页 |
·CORBA的工作方式 | 第19-20页 |
·CORBA的对象服务 | 第20-21页 |
·命名服务 | 第21-22页 |
·CORBA技术在课题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基于IEC 61970标准的电力系统仿真数据库的建立 | 第24-37页 |
·为什么要基于IEC 61970标准 | 第24-25页 |
·IEC 61970标准简介 | 第25-29页 |
·产生的背景 | 第25页 |
·文档内容 | 第25-28页 |
·IEC 61970标准中CIM的组织方式 | 第28-29页 |
·UML类图映射到关系数据库中的一些基本策略 | 第29-31页 |
·继承关系的映射策略 | 第29-30页 |
·关联关系的映射策略 | 第30页 |
·聚集关系的映射策略 | 第30页 |
·组合关系的映射策略 | 第30-31页 |
·输变电网中主要器件的UML类图在数据库中的实现 | 第31-36页 |
·母线段(BusbarSection)类图的数据库实现 | 第31-32页 |
·交流线段(AcLineSegment)类图的数据库实现 | 第32-34页 |
·电力变压器(PowerTransformer)类图的数据库实现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输变电系统构件库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58页 |
·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其各自特点 | 第37页 |
·电力系统分段仿真的必要性 | 第37-38页 |
·CORBA构件的一般开发过程 | 第38-39页 |
·输变电系统中主要器件的数学模型及IDL接口 | 第39-51页 |
·母线的数学模型及IDL接口定义 | 第39-40页 |
·交流电力线路的数学模型及IDL接口定义 | 第40-44页 |
·电力变压器的数学模型和IDL接口定义 | 第44-48页 |
·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及其特点 | 第48-49页 |
·导纳矩阵的存储方法 | 第49-50页 |
·输变电网络的IDL接口的编写 | 第50-51页 |
·输变电系统主要器件IDL接口的C++实现 | 第51-57页 |
·idl文件到C++的映射 | 第51-52页 |
·标准模板库在输变电系统构件库实现中的应用 | 第52-54页 |
·输变电网络导纳矩阵的形成 | 第54-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潮流计算算法构件库的设计与实现 | 第58-68页 |
·线性方程组双因子分解法构件的实现 | 第58-62页 |
·双因子分解法中矩阵数据的存放范式 | 第58-59页 |
·双因子分解法的一般步骤 | 第59-62页 |
·潮流计算的目的和要求 | 第62页 |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常见算法 | 第62-66页 |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实质 | 第62-63页 |
·Newton算法 | 第63-64页 |
·P-Q分解法 | 第64-65页 |
·快速解耦算法 | 第65-66页 |
·潮流计算算法构件库的构建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电力系统可视化潮流计算软件的设计和实例应用 | 第68-85页 |
·可视化潮流计算软件的设计 | 第68-77页 |
·电力系统接线图图形编辑模块的设计 | 第68-73页 |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模块的设计 | 第73-77页 |
·实例应用 | 第77-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