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

城市青少年接触电子游戏的现状与特点及暴力在线游戏对青少年同伴交往的影响

独创声明第1-3页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第10-26页
 1 电子游戏及其心理学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0-14页
   ·电子游戏的发展简介第10-13页
   ·心理学界对电子游戏的研究渊源和现状第13-14页
 2 电子游戏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影响第14-21页
   ·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第15-16页
   ·电子游戏的消极影响第16-21页
 3 电子游戏研究的测量工具第21-22页
 4 电子游戏暴力对同伴交往影响的理论探讨第22-26页
第二部分 城市青少年接触电子游戏的现状与特点研究第26-40页
 1 问题提出第26-27页
 2 研究方法第27-29页
   ·被试第27页
   ·工具--VGQ的修订第27-28页
   ·正式施测第28-29页
   ·数据处理第29页
 3 结果分析第29-37页
   ·《电子游戏问卷》的效信度分析第29-30页
   ·我国青少年玩电子游戏的现状和特点第30-37页
 4 讨论第37-40页
   ·VGQ的修订第37-38页
   ·青少年玩电子游戏的现状和特点第38页
   ·青少年玩电子游戏的性别差异第38-39页
   ·青少年玩电子游戏的年级差异第39-40页
 5 结论第40页
第三部分 青少年接触暴力在线游戏与其同伴交往的关系第40-54页
 1 问题提出第40-41页
 2 研究方法第41-44页
   ·被试的筛选和分组第41-42页
   ·研究工具第42-44页
   ·施测第44页
   ·数据处理第44页
 3 结果分析第44-50页
   ·青少年同伴接纳、拒绝、社会喜好的性别、年级和组别差异第44-45页
   ·青少年双向型友伴个数、外向型友伴个数、内向型友伴个数、总友伴个数的性别、年级和组别差异第45-47页
   ·青少年友谊质量的性别、年级和组别差异第47-49页
   ·接触在线游戏暴力量对同伴交往的回归分析第49-50页
 4 讨论第50-53页
 5 结论第53-54页
第四部分 最亲密友伴在接触暴力在线游戏及其他相关变量上的相似性第54-57页
 1 问题提出第54页
 2 研究方法第54-55页
   ·被试第54页
   ·研究工具第54页
   ·数据处理第54-55页
 3 结果分析第55页
   ·亲密友伴在在线游戏的暴力量、接触在线游戏的吸引性、接触在线游戏时间上的相似性第55页
   ·亲密友伴在攻击特质、攻击性同伴交往策略、学习成绩、家庭收入上的相似性第55页
 4 讨论第55-57页
 5 结论第57页
第五部分 总讨论第57-65页
 1 本研究已解决的问题第57页
 2 今后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深化的问题第57-65页
附录: 研究工具第65-68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NMI和熵特征的二值商标图象检索方法研究
下一篇:猪舍微生物气溶胶及消毒剂筛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