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学论文--美学理论论文--美学史论文

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绪论第8-20页
 一、 对话与独白第8-14页
 二、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4-20页
第一章 对话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第20-50页
 一、 对话--走向存在的辩证法第20-31页
  (一) 对话与辩证法的关系之历史考察第20-23页
  (二) 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与辩证法的关联第23-31页
 二、 现代哲学对对话美学思想的影响第31-50页
  (一) 狄尔泰:理解与对话第31-33页
  (二) 胡塞尔:从独白到对话第33-38页
  (三) 马丁.布伯:“我-你”对话第38-50页
第二章 主体间性与对话美学第50-76页
 一、 对话:美学与哲学第50-56页
  (一) 哲学: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第50-53页
  (二) 美学:从独白到对话第53-56页
 二、 对话美学的审美主体理论第56-67页
  (一) 对话美学中的作者第56-61页
  (二) 对话美学中的读者第61-67页
 三、 文本即事件:对话视域中的审美对象第67-76页
  (一) “作者的死亡”与文本的自律性第67-69页
  (二) 读者的崛起与文本的开放性第69-70页
  (三) 作为主体间对话事件的文本第70-76页
第三章 审美语言:话语与世界第76-110页
 一、 对话视域中的话语第76-80页
 二、 话语的本质:对话与存在第80-85页
 三、 审美语言:话语与语境第85-110页
  (一) 审美话语的三重语境第85-87页
  (二) 审美话语与现实语境第87-93页
  (三) 审美话语与文本语境第93-99页
  (四) 审美话语与存在语境第99-110页
第四章 对话美学的审美经验理论第110-135页
 一、 当代西方美学审美经验理论的局限性第110-113页
 二、 对话美学中的审美经验基本特征第113-124页
  (一) 审美经验的主客统一性特征第116-118页
  (二) 审美经验的主体间性特征第118-120页
  (三) 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相统一的特征第120-124页
 三、 对话美学中的审美经验结构第124-135页
  (一) 审美经验与情感先验第125-126页
  (二) 审美经验与狂欢式世界感受第126-128页
  (三) 审美经验与解释学经验第128-131页
  (四) 审美经验与交往经验第131-135页
第五章 对话与审美意义的生成第135-159页
 一、 当代西方独白性意义理论第135-142页
  (一) 作者意图论审美意义观第136-138页
  (二) 形式结构论审美意义观第138-139页
  (三) 读者建构论审美意义观第139-142页
 二、 对话美学审美意义观的基本内涵第142-159页
  (一) 审美意义:涵义与意味的统一第143-148页
  (二) 审美意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第148-151页
  (三) 审美意义:确定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第151-159页
第六章 对话与存在的自我--对话美学的生存论意义第159-188页
 一、 对话美学与“自我”观念的变革第159-161页
 二、 对话与“自我”存在的特殊性第161-169页
  (一) “外位性”与对话第162-164页
  (二) 时间距离与对话第164-166页
  (三) 空间距离与对话第166-168页
  (四) 意识形态与对话第168-169页
 三、 对话与“自我”存在的统一性第169-188页
  (一) 自我与他人的统一第170-172页
  (二) “心”与身的统一第172-180页
  (三)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第180-188页
结语--对话的对话:对话美学的启示与批判第188-194页
参考文献第194-200页
后记第200-201页

论文共2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体验经济视野中的节事类旅游产品设计研究
下一篇:论民事强制执行权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