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7页 |
第一章 关于后期“西昆派” | 第17-29页 |
第二章 一个变革的时代——后期“西昆派”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29-48页 |
一、盛世与危机——政治经济状况 | 第29-36页 |
二、崇文、重儒、科举——思想文化状况 | 第36-48页 |
第三章 西昆体与前期“西昆派” | 第48-76页 |
一、“西昆体”的产生 | 第48-57页 |
二、前期“西昆派”的文学主张 | 第57-63页 |
三、前期“西昆派”的创作实践 | 第63-72页 |
四、西昆体的影响及命运 | 第72-76页 |
第四章 后期“西昆派”诗人研究(一) | 第76-97页 |
一、夏竦、胡宿、王珪的文学思想 | 第77-81页 |
二、夏竦、胡宿、王珪诗歌创作的共同特色 | 第81-91页 |
三、夏竦、胡宿、王珪诗歌的各自特色 | 第91-97页 |
第五章 后期“西昆派”诗人研究(二) | 第97-116页 |
一、唯说气象、清丽闲雅的晏殊诗 | 第97-112页 |
二、高视古今,刻琢深淳的王琪诗 | 第112-116页 |
第六章 后期“西昆派”诗人研究(三) | 第116-147页 |
一、从“体规画圆”到“自名一家”——“二宋”的文学思想及影响 | 第117-133页 |
二、从“温雅瑰丽”到“沉郁奇涩”——“二宋”的诗歌创作风格 | 第133-147页 |
第七章 后期“西昆派”诗人研究(四) | 第147-162页 |
一、文彦博、赵抃所处的北宋中期文坛状况 | 第147-149页 |
二、从浓艳到平淡——文彦博、赵抃的诗歌创作风格 | 第149-158页 |
三、“湖山无处不成篇”(赵抃《次韵前人和许少卿见怀三首》)——赵抃对诗歌题材的开拓 | 第158-162页 |
结语 | 第162-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