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除尘灰综合利用现状 | 第9页 |
| ·除尘灰制备 AC 的意义 | 第9-10页 |
| ·AC 的制备方法 | 第10-12页 |
| ·物理活化法 | 第10页 |
| ·化学活化法 | 第10-12页 |
| ·化学物理法 | 第12页 |
| ·AC 的结构及特性 | 第12-17页 |
| ·AC 的微晶结构 | 第12-14页 |
| ·AC 的孔隙结构 | 第14-15页 |
| ·AC 的化学结构 | 第15-16页 |
| ·AC 的特性 | 第16-17页 |
| ·AC 的应用 | 第17-19页 |
| ·AC 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 ·AC 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 ·AC 作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 | 第19页 |
| ·AC 在电池和电能贮存方面的应用 | 第19页 |
| ·新型炭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第19-20页 |
| ·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20-21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试验内容 | 第22-35页 |
| ·试验原料 | 第22-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26页 |
| ·物理活化法制备 AC 及其酸、碱净化改性工艺 | 第24-25页 |
| ·铵盐浸渍预处理制备AC工艺 | 第25页 |
| ·KOH 活化法制备 AC 工艺 | 第25-26页 |
| ·AC 氧化改性处理工艺 | 第26页 |
| ·试验设备及测试方法 | 第26-28页 |
| ·试验设备 | 第26-27页 |
| ·测试设备 | 第27-28页 |
| ·测试方法 | 第28-35页 |
| ·AC 收率和灰分的测定 | 第28-29页 |
| ·AC 比表面积的测定 | 第29-30页 |
| ·密度函数理论(DFT)测试 AC 的孔径分布 | 第30页 |
| ·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30-31页 |
| ·AC 碘吸附值的测定 | 第31页 |
| ·AC 对有机物蒸汽吸附率的测定 | 第31页 |
| ·联碱中和法测含氧官能团 | 第31-32页 |
| ·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 Cr(VI)浓度 | 第32-35页 |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90页 |
| ·原料炭粉直接经物理活化制备 AC 的工艺 | 第35-41页 |
| ·活化剂流量的选择 | 第35-36页 |
| ·活化温度对 AC 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活化时间的确定 | 第37-38页 |
| ·活化前后炭粉的 SEM 分析 | 第38-39页 |
| ·AC 的孔结构 | 第39-40页 |
| ·物理活化机理分析 | 第40-41页 |
| ·AC 的净化改性工艺 | 第41-45页 |
| ·HCl 浸渍时间对 AC 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 ·NaOH 浸渍时间对 AC 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 ·酸、碱改性 AC 对可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性能 | 第43-45页 |
| ·小结 | 第45页 |
| ·化学物理法制备 AC 工艺研究 | 第45-52页 |
| ·铵盐溶液/炭粉浸渍比对 AC 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 ·铵盐浸渍处理对 AC 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47-48页 |
| ·铵盐浸渍预处理对 AC 孔结构的影响 | 第48-49页 |
| ·铵盐浸渍对 AC 微晶结构的影响 | 第49-51页 |
| ·铵盐浸渍活化机理探讨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页 |
| ·KOH 化学活化制备 AC 的工艺研究 | 第52-72页 |
| ·低碱炭比下最佳活化工艺的确定 | 第53-58页 |
| ·高碱炭比下活化工艺的确定 | 第58-61页 |
| ·KOH 活化制得 AC 的表面形貌图 | 第61-63页 |
| ·AC 的吸附性能及其孔结构分析 | 第63-67页 |
| ·KOH 活化 AC 微晶结构的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67-70页 |
| ·KOH 化学活化机理分析 | 第70-72页 |
| ·小结 | 第72页 |
| ·AC 在空气净化和处理 Cr(VI)废水中的应用 | 第72-90页 |
| ·AC 对可挥发性有机物(VOC)的吸附性能 | 第72-74页 |
| ·AC 在含 Cr(VI)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74-80页 |
| ·AC氧化改性及其对Cr(VI)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80-89页 |
| ·小结 | 第89-90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7-98页 |
| 附录 I | 第98-102页 |
| 附录 II | 第102-103页 |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