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一、外资国民待遇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0-13页 |
(一) 人人平等 | 第10-11页 |
(二) 自由 | 第11-12页 |
(三) 人类社会长期共存的需要 | 第12-13页 |
二、外资国民待遇的基本理论 | 第13-23页 |
(一) 外资国民待遇定义 | 第13-14页 |
(二) 外资国民待遇的适用对象 | 第14-17页 |
1. 外国投资者的界定 | 第16页 |
2. 外国资本的界定 | 第16页 |
3. 投资行为的界定 | 第16-17页 |
(三) 外资国民待遇的例外 | 第17-18页 |
1. 社会公共秩序与国家安全方面 | 第17-18页 |
2. 外资准入方面 | 第18页 |
(四) 外资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 | 第18-23页 |
1. 外资准入阶段的国民待遇适用 | 第19-21页 |
2. 外资运营阶段的国民待遇适用 | 第21-23页 |
三、当代国际投资法中的国民待遇 | 第23-33页 |
(一) 双边投资条约中的国民待遇 | 第23-24页 |
(二) 区域性投资条约中的国民待遇 | 第24-27页 |
1.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国民待遇 | 第24-25页 |
2. 《能源宪章条约》中的国民待遇 | 第25-26页 |
3. 《多边投资协定》中的国民待遇 | 第26-27页 |
(三) WTO体系中的国民待遇 | 第27-32页 |
1. TRIMs协议中的国民待遇 | 第29-31页 |
2. GATS中的国民待遇 | 第31-32页 |
(四) 小结 | 第32-33页 |
四、我国有关外资国民待遇的立法现状 | 第33-40页 |
(一) 我国签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中的国民待遇 | 第33-35页 |
(二) 我国国内法中的国民待遇现状分析 | 第35-40页 |
1. 民事权益保护方面 | 第36页 |
2. 司法行政救济方面 | 第36-37页 |
3. 宏观管理方面 | 第37-40页 |
五、我国外资国民待遇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 第40-45页 |
(一) 发展和完善我国外资国民待遇制度的必要性 | 第40-41页 |
1. 是履行WTO成员义务的需要 | 第40页 |
2.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 第40页 |
3. 对发展我国海外投资极为有利 | 第40-41页 |
(二) 发展和完善我国外资国民待遇制度的法律取向 | 第41-45页 |
1. 谨慎对待外资准入阶段的国民待遇 | 第41-42页 |
2. 争取外资国民待遇的合理例外 | 第42页 |
3. 确立统一的国内参照标准 | 第42-43页 |
4. 给予外国资本以合理界定 | 第43页 |
5. 淡化优惠,修改现行外资法中超国民待遇的规定 | 第43-44页 |
6. 取消限制,进一步消除现行外资法中次国民待遇的规定 | 第44-45页 |
结束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声明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