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页 |
·概述 | 第10-14页 |
·名称、结构及理化性质 | 第10页 |
·应用 | 第10-14页 |
·2-氯-5-甲基吡啶的合成路线 | 第14-20页 |
·环化法 | 第14-15页 |
·重氮化法 | 第15-16页 |
·熔融盐法 | 第16页 |
·3-甲基吡啶氧化法 | 第16-18页 |
·3-甲基吡啶一步氯化法 | 第18-19页 |
·苄胺环合法 | 第19-20页 |
·合成路线的选择 | 第20页 |
·本论文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固体光气合成2-氯-5-甲基吡啶的工艺研究 | 第22-35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2-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亚丙基苄胺的制备 | 第23-25页 |
·合成反应方程式 | 第23页 |
·实验步骤 | 第2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3-25页 |
·产物分析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页 |
·N-苄基-N-丙烯基乙酰胺的制备 | 第25-27页 |
·合成反应方程式 | 第25页 |
·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页 |
·产物分析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页 |
·固体光气合成2-氯-5-甲基吡啶的工艺研究 | 第27-33页 |
·合成反应方程式 | 第27-28页 |
·实验步骤 | 第2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8-30页 |
·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30页 |
·正交实验 | 第30-32页 |
·优化实验 | 第32页 |
·产物分析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页 |
·结论 | 第33-35页 |
·合成2-氯-5-甲基吡啶的较优工艺条件 | 第33-34页 |
·化合物结构确证(红外光谱) | 第34-35页 |
第三章 4,6-取代烟酸乙酯的合成 | 第35-47页 |
·4,6-二氯烟酸乙酯(Ⅰ)的合成 | 第35-38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35-36页 |
·4,6-二氯烟酸乙酯(Ⅰ)的合成 | 第36-38页 |
·6-氯-4-硝基烟酸乙酯(Ⅱ)的合成 | 第38-39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38页 |
·6-氯-4-硝基烟酸乙酯(Ⅱ)的合成 | 第38-39页 |
·6-氯烟酸乙酯(Ⅲ)的合成 | 第39-40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39-40页 |
·6-氯烟酸乙酯(Ⅲ)的合成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2-氯-5-甲基吡啶-N-氧化物(Ⅰ_1)的工艺优化 | 第40-43页 |
·2-氯-5-甲基-4-硝基吡啶-N-氧化物(Ⅰ_2)的工艺优化 | 第43-44页 |
·2-氯-5-甲基-4-硝基吡啶(Ⅱ_1)的工艺优化 | 第44页 |
·2,4-二氯-5-甲基吡啶(Ⅰ_3)的工艺优化 | 第44-45页 |
·4,6-二氯烟酸乙酯(Ⅰ)的工艺优化 | 第45页 |
·化合物结构确证(红外光谱)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1. 红外光谱图 | 第53-60页 |
附录2. 质谱图 | 第60-66页 |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