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强化和稀土改性阳极氧化工艺及性能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页 |
·概况 | 第7-9页 |
·铝的发展及其现状 | 第7页 |
·铝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7-9页 |
·铝的表面处理 | 第9-13页 |
·表面处理的种类 | 第9-11页 |
·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的应用 | 第11-13页 |
·铝阳极氧化处理 | 第13-24页 |
·阳极氧化膜的生成基本机理 | 第13-15页 |
·阻挡性氧化膜与多孔质氧化膜 | 第15-16页 |
·膜结构模型的研究 | 第16-19页 |
·膜形态与介质的关系 | 第19-20页 |
·氧化膜在铝基体-氧化物界面上形成的机理 | 第20-22页 |
·多孔型氧化膜孔洞的成因 | 第22-24页 |
·封孔处理 | 第24-26页 |
·封孔处理的概念及分类 | 第24页 |
·水合封孔 | 第24-26页 |
·稀土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26-33页 |
·稀土元素概述 | 第26页 |
·铝合金表面稀土转化膜的研究情况 | 第26-28页 |
·稀土元素在阳极氧化及后处理中的应用 | 第28-31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33-37页 |
·硫酸阳极氧化膜制备 | 第33-35页 |
·实验材料和药品 | 第33页 |
·工艺流程 | 第33页 |
·工艺规范 | 第33-35页 |
·实验装置 | 第35页 |
·氧化膜性能的测试 | 第35-37页 |
·膜层厚度的测定 | 第35-36页 |
·显微硬度的测定 | 第36页 |
·耐蚀性能的测试 | 第36页 |
·极化曲线的测定 | 第36页 |
·膜层的成分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硫酸阳极氧化工艺确定 | 第37-44页 |
·硫酸浓度的影响 | 第37页 |
·铝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电解温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氧化时间的影响 | 第40页 |
·等通电量情况下氧化膜的厚度及性能 | 第40-41页 |
·电解电压的影响 | 第41-43页 |
·搅拌的影响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57页 |
·电介质对阳极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 第44-49页 |
·稀土盐结晶硫酸铈对氧化膜厚度和硬度的影响 | 第44-46页 |
·稀土盐结晶硫酸镧对膜厚度和硬度的影响 | 第46页 |
·稀土盐对铝阳极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 第46-48页 |
·铝阳极氧化膜层成分的测定 | 第48-49页 |
·稀土盐氯化亚铈对阳极氧化的影响 | 第49页 |
·单双阴极对阳极氧化膜厚和耐蚀性影响 | 第49-51页 |
·单双阴极对膜厚的影响 | 第49-50页 |
·单双阴极对膜耐蚀性的影响 | 第50页 |
·单双阴极对膜硬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超声波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 第51-54页 |
·超声波对膜厚的影响 | 第51-52页 |
·超声波对膜的硬度影响 | 第52页 |
·超声波对膜的耐蚀性影响 | 第52-54页 |
·稀土添加剂对阳极氧化膜作用的机理 | 第54-55页 |
·超声波对阳极氧化作用的机理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科研项目与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