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混沌密码学基础 | 第17-23页 |
·混沌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混沌的定义 | 第17页 |
·混沌主要的运动特征 | 第17-18页 |
·混沌系统的判断依据 | 第18页 |
·混沌的应用 | 第18-19页 |
·密码学概述 | 第19-21页 |
·密码学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密码系统的分类 | 第20页 |
·加密算法的分类 | 第20-21页 |
·混沌与密码学之间的关系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新混沌系统构造及其数字化实现 | 第23-46页 |
·一个基于 sprott 的新混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23-29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24-25页 |
·吸引子相图、分岔图和 Lyapunov 指数 | 第25-27页 |
·模拟电路设计与仿真 | 第27-28页 |
·新混沌系统的离散化 | 第28-29页 |
·基于 FPGA 的新混沌系统的数字电路设计与实现 | 第29-33页 |
·FPGA 简介 | 第29页 |
·FPGA 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 | 第29-30页 |
·应用 FPGA 设计和实现数字电路的流程 | 第30-31页 |
·新混沌系统数字电路的 FPGA 实现 | 第31-33页 |
·双切换混沌系统的仿真、分析和离散化 | 第33-37页 |
·双切换混沌系统方程及其仿真分析 | 第33-34页 |
·双切换混沌系统的特性分析 | 第34-36页 |
·双切换混沌系统的离散化 | 第36-37页 |
·一个磁控忆阻器混沌电路及其 FPGA 实现 | 第37-45页 |
·忆阻器及忆阻混沌的研究现状 | 第37-38页 |
·忆阻器混沌电路及其动力学分析 | 第38-40页 |
·忆阻器混沌从暂态混沌到稳定混沌 | 第40-41页 |
·忆阻器混沌的 FPGA 实现 | 第4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混沌流密码和混沌-AES 混合算法及其安全性分析 | 第46-62页 |
·混沌流密码 | 第46-48页 |
·流密码算法简介 | 第46-47页 |
·混沌流密码的设计思路 | 第47-48页 |
·混沌-AES 混合算法 | 第48-54页 |
·AES 算法简介 | 第48-53页 |
·混沌数字序列作为 AES 基密钥的加密方式实现 | 第53-54页 |
·混沌数字序列替换 AES 密钥扩展的加密方式实现 | 第54页 |
·混沌密钥的产生和管理 | 第54-57页 |
·混沌密钥流的产生 | 第55-57页 |
·密钥管理 | 第57页 |
·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分析 | 第57-61页 |
·混沌流密码的安全性 | 第57-58页 |
·混沌-AES 混合算法的安全性 | 第58-59页 |
·混沌数字序列的安全性及性能分析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加密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62-78页 |
·嵌入式 Linux 系统开发平台 | 第62-65页 |
·实验板的选择 | 第62-63页 |
·开发环境及 Qt 简介 | 第63-64页 |
·交叉开发环境的搭建及开发流程 | 第64-65页 |
·系统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 第65-67页 |
·硬件模块框架 | 第66页 |
·软件功能框图 | 第66-67页 |
·加密器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67-75页 |
·软件设计流程图 | 第67页 |
·软件的模块化实现 | 第67-71页 |
·软件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第71-74页 |
·软件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 第74-75页 |
·实验 | 第75-76页 |
·加密器的性能及其安全性分析 | 第76-77页 |
·加密速率 | 第76-77页 |
·安全性 | 第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总结及研究展望 | 第78-80页 |
·工作总结 | 第78-79页 |
·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附录 | 第86-87页 |
详细摘要 | 第87-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