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 先秦儒道人格美的思想基础 | 第7-14页 |
(一) 儒家的刚健有为 | 第7-10页 |
(二) 道家的逍遥无为 | 第10-13页 |
(三) 儒道人格美思想基础的同异 | 第13-14页 |
二、 先秦儒道人格美的内涵 | 第14-23页 |
(一) 儒家的尽善尽美 | 第14-19页 |
(二) 道家的本真之美 | 第19-22页 |
(三) 儒道人格美内涵的同异 | 第22-23页 |
三、 实现人格美的途径 | 第23-28页 |
(一) 儒家的顺应天性与礼乐教化 | 第23-25页 |
(二) 道家的“全性保真”和“心斋”、“坐忘” | 第25-28页 |
四、 先秦儒道人格美对当代人格美建构的意义 | 第28-31页 |
(一) 个体与社会 | 第28-29页 |
(二) 情与理 | 第29-30页 |
(三) 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注释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