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2页 |
第一部分 四川省电力公司走市场化道路问题的提出 | 第12-29页 |
·四川省电力公司概况 | 第12-15页 |
·公司所辖装机规模及特点 | 第12-13页 |
·公司所辖电网规模及特点 | 第13页 |
·公司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公司生产经营状况 | 第14-15页 |
·旧有垄断体制下省公司的运营模式及其弊端 | 第15-25页 |
·政企不分 | 第16-17页 |
·市场意识淡薄,成本控制不力 | 第17页 |
·电价不合理 | 第17-22页 |
·计划经济体制下电力供求状况波动大 | 第22-23页 |
·管理不善,效率低下 | 第23页 |
·现行的电力体制造成市场封闭、条块分割 | 第23页 |
·输配电体制不合理 | 第23-24页 |
·农村供电管理体制不合理 | 第24-25页 |
·四川省电力公司走市场化道路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 第25页 |
·是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 第25页 |
·是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迫切要求 | 第25-26页 |
·是省电力公司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 | 第26页 |
·是为了满足广大电力用户对电力服务要求的提高 | 第26页 |
·四川省电力公司走市场化道路的可能性 | 第26-29页 |
·现代科技进步使电力改革成为可能 | 第26-27页 |
·国内外电力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第27页 |
·目前的供电形势有利于进行市场化改革 | 第27页 |
·具有一定规模的电网为改革的成功提供了安全保障 | 第27-29页 |
第二部分 电力市场化相关理论研究 | 第29-36页 |
·电力生产基本规律分析 | 第29-31页 |
·电力生产流程及相应资金流 | 第29-30页 |
·现代电力工业的特点及电力生产规律 | 第30-31页 |
·电力市场理论研究 | 第31-36页 |
·电力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第31-32页 |
·电力市场的基本特征分析 | 第32-33页 |
·电力市场不同的运行模式及其机制 | 第33页 |
·发电侧电力现货市场及其价格机制 | 第33-35页 |
·电力期货市场 | 第35-36页 |
第三部分 国外电力工业的市场化道路 | 第36-43页 |
·成功的经验 | 第36-39页 |
·英国电力工业的市场化道路 | 第36-38页 |
·日本电力工业的市场化道路一稳步推进市场自由化 | 第38-39页 |
·澳大利亚电力工业的市场化道路 | 第39页 |
·失败的教训 | 第39-43页 |
·美国加州电力危机 | 第39-41页 |
·美国加州电力危机的教训与启示 | 第41-43页 |
第四部分 国内电力工业的市场化道路 | 第43-53页 |
·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历程 | 第43-45页 |
·国内电力公司的市场化进展 | 第45-53页 |
·浙江省电力公司的市场化道路 | 第45页 |
·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市场化改革现状 | 第45-53页 |
第五部分 四川省电力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第53-65页 |
·优势分析 | 第53-56页 |
·网络优势 | 第53页 |
·资源优势 | 第53-54页 |
·经验优势 | 第54-55页 |
·人才优势 | 第55页 |
·服务优势 | 第55-56页 |
·劣势分析 | 第56-58页 |
·企业管理水产较差 | 第56-57页 |
·企业投资功能弱化 | 第57页 |
·企业财务状况不佳,资产负债率高 | 第57页 |
·销售电价不合理 | 第57-58页 |
·企业冗员多,效率低 | 第58页 |
·思想观念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 第58页 |
·电网建设滞后 | 第58页 |
·机遇分析 | 第58-60页 |
·电力需求快速增长 | 第58-59页 |
·外资进入电力行业 | 第59-60页 |
·西部大开发与西电东送以及全国联网 | 第60页 |
·城乡电网改造 | 第60页 |
·威胁分析 | 第60-65页 |
·中国加入WTO | 第60-61页 |
·电力体制改革 | 第61-62页 |
·对营销安全的威胁 | 第62-63页 |
·社会对环保的要求 | 第63-65页 |
第六部分 四川省电力公司市场化改革中的营销对策分析 | 第65-87页 |
·健全完善电力市场 | 第65-67页 |
·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发电侧市场 | 第65-66页 |
·巩固和促进水火电合同电量置换交易市场 | 第66页 |
·探索和实践实时电力市场运行管理模式 | 第66页 |
·探索和实践电力期货合约市场运行管理模式 | 第66-67页 |
·进一步探索电网侧市场运行管理模式 | 第67页 |
·作好引入零售竞争的准备 | 第67页 |
·制定合理灵活的销售电价策略 | 第67-71页 |
·电力销售价格弹性分析 | 第67-68页 |
·电力销售价格定价目标分析 | 第68-69页 |
·电力销售价格策略分析 | 第69-71页 |
·发挥网络优势和服务优势,开拓省内电力市场 | 第71-75页 |
·大力开发城市用电市场 | 第72页 |
·大力开发农村用电市场 | 第72-74页 |
·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 | 第74-75页 |
·发挥资源优势,开拓省外电力市场 | 第75-80页 |
·与西北联网,实现资源互补 | 第75-76页 |
·倡导绿色电力,加强宣传,加大川电东送力度 | 第76-79页 |
·加大川电送渝力度 | 第79-80页 |
·加强输电网络建设 | 第80页 |
·实施人才战略 | 第80-81页 |
·实施质量战略 | 第81-83页 |
·提高电能质量 | 第82页 |
·提高服务质量 | 第82-83页 |
·实施安全战略 | 第83-85页 |
·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 第83-84页 |
·保证电力市场安全运行 | 第84-85页 |
·实施低成本战略 | 第85页 |
·降低运行成本 | 第85页 |
·降低人力成本 | 第85页 |
·降低财务成本 | 第85页 |
·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 第85-87页 |
第七部分 四川省电力公司市场化进程中难点分析 | 第87-95页 |
·公司自身的体制变革和组织变革 | 第87-89页 |
·组织变革,企业流程再造 | 第87-88页 |
·企业改制 | 第88-89页 |
·实施科技战略 | 第89页 |
·发电公司的垄断行为 | 第89-90页 |
·发电公司的恶性竞争行为 | 第90页 |
·“搁浅成本”的问题 | 第90-91页 |
·电力体制改革的风险 | 第91页 |
·安全与经济的矛盾 | 第91-92页 |
·机械式计量表的缺陷 | 第92页 |
·电网辅助服务的计费问题 | 第92-93页 |
·电网辅助服务的含义和内容 | 第92-93页 |
·电网辅助服务的分类 | 第93页 |
·电网辅助服务的收费问题 | 第93页 |
·法律框架和政策配套问题 | 第93-95页 |
结束语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