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

中国十六-十八世纪社会心理变迁与白话短篇小说之兴衰

导论第1-13页
第一编 明中叶社会心理与白话短篇小说之兴起第13-58页
 第一章 十六世纪中国社会的转变第13-24页
  第一节 商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第13-18页
  第二节 新的哲学思想之兴起与传统儒家思想之式微第18-20页
  第三节 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的市民阶层第20-24页
 第二章 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的改变第24-33页
  第一节 重商思潮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第24-27页
  第二节 尚利好货的价值观第27-29页
  第三节 奢糜淫逸的社会风尚第29-33页
 第三章 市民消费生活的变革第33-41页
  第一节 社会消费观和消费格局的改变第33-36页
  第二节 闲暇与城市娱乐消费的需求第36-38页
  第三节 市民文化的普及与文化娱乐消费的提高第38-41页
 第四章 市民审美能力和审美习惯的养成第41-49页
  第一节 社会通俗文艺的广泛影响第41-43页
  第二节 说书与话本小说的影响第43-46页
  第三节 白话长篇小说的影响第46-49页
 第五章 文人心理的世俗化倾向第49-58页
  第一节 窘迫的人生处境与心理失衡第49-52页
  第二节 市井生活与生活趣味的世俗化第52-54页
  第三节 文人心理对市民文艺的接受第54-58页
第二编 晚明社会心理与白话短篇小说之繁荣第58-125页
 第六章 商业繁荣与市民主体意识的觉醒第58-68页
  第一节 商业繁荣与市民地位的进一步提高第58-61页
  第二节 “异端思想”的鼓吹与市民思想的活跃第61-64页
  第三节 市民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小说视角的转变第64-68页
 第七章 市民理想与小说编创第68-83页
  第一节 情爱之欲与小说的爱情婚姻故事第68-73页
  第二节 发财之梦与小说的发迹变泰故事第73-75页
  第三节 尚义之念与小说的道德主题第75-79页
  第四节 公平之心与小说的报应主题第79-83页
 第八章 市民趣味与小说编创第83-103页
  第一节 “亲俗”与小说的语言风格第83-86页
  第二节 “尚奇”与小说的题材选择第86-90页
  第三节 “喜变”与小说的情节设置第90-92页
  第四节 “求真”与小说的细节描写第92-96页
  第五节 “取乐”与小说的喜剧色彩第96-100页
  第六节 “寻刺激”与小说的色情描写第100-103页
 第九章 危机下的社会心理与小说创作第103-119页
  第一节 社会危机与社会心理变化第103-106页
  第二节 社会心理变化对小说题材的影响第106-108页
  第三节 小说批判意识的增强第108-113页
  第四节 小说议论、劝诫的强化第113-116页
  第五节 小说思想艺术水平的一次降低第116-119页
 第十章 商业意识与小说的创作、出版第119-125页
  第一节 商品意识与小说创作、出版的繁荣第119-121页
  第二节 商品意识下的文人创作第121-125页
第三编 清初社会心理与白话短篇小说之变异第125-172页
 第十一章 鼎革对社会心理的冲击与文学创作的活跃第125-130页
  第一节 鼎革对社会生活与心理的冲击第125-127页
  第二节 鼎革之际文学创作的活跃第127-130页
 第十二章 遗民心理与小说创作第130-146页
  第一节 遗民心理与小说题材的新特征第130-135页
  第二节 亡国之恨与小说的反思主题第135-141页
  第三节 小说创作主旨的曲折表达第141-146页
 第十三章 逃避现实心理与小说创作第146-154页
  第一节 清初社会与文人处境第146-148页
  第二节 逃避现实心理与小说的自娱倾向第148-151页
  第三节 李渔小说的喜剧追求第151-154页
 第十四章 文人审美趣味对市民审美趣味的取代第154-165页
  第一节 文人自觉独立创作与文人题材的增多第154-157页
  第二节 小说创作的个性化趋势第157-161页
  第三节 文人趣味与小说的雅化第161-165页
 第十五章 晚明精神在社会心理的淡化与小说创作第165-172页
  第一节 日渐散去的晚明精神和日渐平静的社会心理第165-167页
  第二节 小说创作的平庸化发展第167-169页
  第三节 小说创作主旨提示与内容表述的割裂第169-172页
第四编 清中叶社会心理与白话短篇小说之衰落第172-208页
 第十六章 避祸心理与小说创作第172-180页
  第一节 残酷的文字狱和严格的禁书令第172-175页
  第二节 避祸心理与创作自由的受限第175-177页
  第三节 小说题材的再度转变第177-180页
 第十七章 传统思想在社会心理的复位与小说创作第180-188页
  第一节 程朱理学的提倡和传统思想的复位第180-182页
  第二节 小说教化功能之强调与劝诫教化之泛滥第182-185页
  第三节 小说文学性的渐失第185-188页
 第十八章 文人精神的萎缩与小说创作第188-193页
  第一节 文人精神的萎缩第188-190页
  第二节 小说创作文人个性化倾向的减弱第190-193页
 第十九章 欣赏、创作心理定势与小说的艰难创新第193-202页
  第一节 欣赏、创作心理定势与小说创作的模式化第193-196页
  第二节 最终未能走出模式局限的尝试第196-199页
  第三节 文人创作的转向第199-202页
 第二十章 阅读期待心理的落空与小说创作的衰落第202-208页
  第一节 阅读期待心理的落空与小说创作的衰落第202-204页
  第二节 阅读期待心理的补偿第204-208页
结语第208-209页
主要参考书目第209-215页
后记第215页

论文共2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标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下一篇:船舶航海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