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序言 | 第8-10页 |
一、国内及域外立法与实践对婚外同居财产赠与效力的规范和启示 | 第10-15页 |
(一) 国内立法及实践的规范 | 第10-12页 |
1、立法现状 | 第10-11页 |
2、司法实践 | 第11-12页 |
(二) 国外及我国台湾立法与实践的规范和启示 | 第12-15页 |
1、国外立法及实践的规范 | 第12-13页 |
2、台湾地区立法及实践的规范 | 第13-14页 |
3、相关启示 | 第14-15页 |
二、理论界对婚外同居财产赠与效力的观点及评析 | 第15-16页 |
(一) 理论界对婚外同居财产赠与效力的观点 | 第15页 |
(二) 观点评析 | 第15-16页 |
三、婚外同居财产赠与附条件有效说及其理论依据和社会意义 | 第16-20页 |
(一) 附条件有效说的含义 | 第16页 |
(二) 附条件有效说的理论依据和社会意义 | 第16-20页 |
1、附条件有效说的理论依据 | 第16-19页 |
2、附条件有效说的社会意义 | 第19-20页 |
四、婚外同居财产赠与附条件有效说的各类情形效力分析 | 第20-29页 |
(一) 以赠与目的为标准的不同情形效力分析 | 第21-25页 |
1、为了建立或维持婚外同居关系而为的赠与 | 第21页 |
2、为了解除婚外同居关系而为的财产性补偿 | 第21-24页 |
3、解除婚外同居关系后出于其他原因的赠与 | 第24页 |
4、小结 | 第24-25页 |
(二) 以赠与财产性质为标准的不同情形效力分析 | 第25-28页 |
1、以个人财产赠与婚外同居者的赠与 | 第25页 |
2、以夫妻共同财产赠与婚外同居者的赠与 | 第25-27页 |
3、以其他共有财产赠与婚外同居者的赠与 | 第27-28页 |
4、小结 | 第28页 |
(三) 遗赠 | 第28-29页 |
五、婚外同居财产赠与认定无效后的返还问题 | 第29-32页 |
(一) 实践中存在的争议 | 第30页 |
(二) “具有不法原因的给付不得请求返还理论”分析 | 第30-31页 |
(三) 我国相关立法分析 | 第31-32页 |
(四) 立法建议 | 第32页 |
六、婚外同居财产赠与效力的法律规制 | 第32-36页 |
(一) 婚外同居财产赠与效力规制的基本原则 | 第32-35页 |
1、维护公序良俗原则 | 第32-33页 |
2、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 第33-34页 |
3、保护合法配偶财产权益原则 | 第34页 |
4、保护无过错婚外同居者权益原则 | 第34-35页 |
(二) 婚外同居财产赠与效力规制的法条设计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