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CBVR)体系 | 第7-10页 |
1.2 基于内容检索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视频数据模型 | 第14-27页 |
2.1 数字视频管理中的问题 | 第14-17页 |
2.1.1 数字视频的特征 | 第14-16页 |
2.1.2 视频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2.2 数据模型 | 第17-19页 |
2.2.1 数据模型的分类和要素 | 第17-18页 |
2.2.2 概念数据模型 | 第18-19页 |
2.2.3 结构数据模型 | 第19页 |
2.3 视频数据建模中的基本问题 | 第19-21页 |
2.3.1 视频数据建模的现状和面临问题 | 第19页 |
2.3.2 视频数据建模应满足的条件 | 第19-20页 |
2.3.3 目前主要的视频数据模型 | 第20-21页 |
2.4 一种通用的视频结构化数据模型 | 第21-26页 |
2.4.1 结构化视频模型的基本思想 | 第21-23页 |
2.4.2 结构化视频数据模型框架和描述的建立 | 第23-25页 |
2.4.3 模型在文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2.5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镜头检测 | 第27-54页 |
3.1 基本概念 | 第27-29页 |
3.1.1 镜头变换类型与基本检测方法 | 第27-28页 |
3.1.2 帧间距离测度 | 第28-29页 |
3.2 镜头检测性能评价 | 第29-30页 |
3.3 镜头检测中基于不同特征的距离测度 | 第30-34页 |
3.3.1 帧差分 | 第30-31页 |
3.3.2 基于块的匹配 | 第31-32页 |
3.3.3 全局直方图 | 第32-33页 |
3.3.4 局部直方图 | 第33-34页 |
3.4 镜头检测 | 第34-41页 |
3.4.1 突变检测 | 第34-35页 |
3.4.2 突变与闪光 | 第35页 |
3.4.3 大运动背景下的突变 | 第35页 |
3.4.4 双重比较法 | 第35-36页 |
3.4.5 融化和淡化检测 | 第36-37页 |
3.4.6 划变检测 | 第37-38页 |
3.4.7 算法改进 | 第38-40页 |
3.4.8 实验结果统计 | 第40-41页 |
3.5 基于边缘特征的检测 | 第41-46页 |
3.5.1 边缘检测和扩展 | 第42-45页 |
3.5.2 全局运动补偿和变化系数计算 | 第45-46页 |
3.5.3 镜头变换检测 | 第46页 |
3.6 压缩视频的镜头检测 | 第46-52页 |
3.6.1 DC图像 | 第47页 |
3.6.2 DC图像的精确提取 | 第47-49页 |
3.6.3 DC图像的近似计算 | 第49页 |
3.6.4 基于DC图像的镜头分析 | 第49-50页 |
3.6.5 基于行列块编码特征的分析 | 第50-52页 |
3.7 结论 | 第52-54页 |
第四章 视频段检索 | 第54-65页 |
4.1 基本概念 | 第54-55页 |
4.2 视频段检索模式 | 第55-59页 |
4.2.1 基于全序列的处理 | 第55-56页 |
4.2.2 基于镜头的处理 | 第56-58页 |
4.2.3 基于抽取帧的处理 | 第58-59页 |
4.3 特征提取 | 第59页 |
4.4 相似性度量 | 第59-60页 |
4.5 电视视频段的检索 | 第60-64页 |
4.5.1 电视视频信号的特点和特征提取 | 第61-62页 |
4.5.2 检索模式 | 第62-64页 |
4.6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VIDSPY实验系统的实现 | 第65-70页 |
5.1 基本功能和框架 | 第65-66页 |
5.2 视频捕捉子系统 | 第66-67页 |
5.3 镜头检测子系统 | 第67-68页 |
5.4 广告段检测子系统 | 第68-69页 |
5.5 后续工作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0-72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0页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 第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