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绪论 一千五百年的悬念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困境第8-18页
第一章 模糊不清的十字印痕第18-42页
 第一节 历史的维度:中国文化中的又一个他者第19-23页
 第二节 倾斜的文本:景教碑颂的文化身份问题第23-28页
 第三节 被缚的耶稣:景教经文的自我迷失第28-34页
 第四节 阿罗本—景净模式:在自觉和不自觉之间徘徊第34-42页
第二章 明清间基督教基督教的传教方式第42-51页
 第一节 从肇庆到北京——宗教与文化的足迹第43-47页
 第二节 入乡随俗——一种文化认同方式第47-51页
第三章 文化传教论析第51-74页
 第一节 西儒翻经——文化层面上的正面接触第51-60页
 第二节 西儒阐经:文化层面上的深层接触第60-66页
 第三节 《天儒印》:西儒阐经的一个范例第66-74页
第四章 科技传教论析第74-112页
 第一节 中西“实学”之辩第74-82页
 第二节 西方文化经由传教士对中国的诸多影响第82-103页
 第三节 从“天学”到“西学”,从“西学”到“科学”第103-112页
第五章 明清间士大夫对在华基督教的反应第112-140页
 第一节 拥护者的热情第113-123页
 第二节 反教者的愤怒第123-140页
第六章 天学与儒学第140-154页
 第一节 中西之“天”第140-149页
 第二节 太极与天主第149-154页
第七章 启示录:沟壑究竟有多深第154-186页
 第一节 中华并未归主第155-162页
 第二节 希腊罗马的启示第162-166页
 第三节 中国佛学的启示第166-171页
 第四节 从明清间中西文化交往看中心主义第171-182页
 第五节 寻求文化间的通道第182-186页
参考文献第186-191页
后记第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宋文人词的雅化历程
下一篇:中唐——北宋士风与词风研究--以白居易、苏轼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