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苏冲突的原因 | 第1-13页 |
1、 战略方针的分歧 | 第8-9页 |
2、 国家利益的冲突 | 第9-12页 |
3、 意识形态的争论 | 第12-13页 |
二、 对中苏论战的几个主要问题的再认识 | 第13-26页 |
1、 关于斯大林问题 | 第13-16页 |
2、 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 | 第16-21页 |
3、 关于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以及和平过渡问题 | 第21-26页 |
三、 经验教训反思 | 第26-34页 |
积极意义之一:维护了民族尊严,捍卫了国家主权 | 第27页 |
积极意义之二:打破了苏共对国际共运的垄断 | 第27页 |
积极意义之三:促进了社会主义多样化的探索 | 第27-28页 |
教训之一:在变化了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正确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第28-29页 |
教训之二:处理党际关系,必须遵循“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四项原则,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应成为正常党际关系的障碍 | 第29-31页 |
教训之三: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中苏论战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产生了消极影响影响了 | 第31-34页 |
注释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