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综述 | 第8-11页 |
| ·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海岸保护及沿海防护林建设 | 第9-10页 |
| ·沿海防护林造林树种选择研究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 2.研究区域概况 | 第11-14页 |
| ·地理位置 | 第11-12页 |
| ·自然概况 | 第12-13页 |
| ·地形地貌 | 第12页 |
| ·土壤条件 | 第12页 |
| ·气候水文 | 第12页 |
| ·自然保护状况 | 第12-13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3页 |
| ·乐清市海岸防护林带现状 | 第13-14页 |
| 3 沿海防护林建设规划 | 第14-17页 |
| ·规划理念 | 第14-16页 |
| ·沿海防护林建设原则与依据 | 第16页 |
| ·因地制宜,科学设计 | 第16页 |
| ·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 第16页 |
| ·立足高标准、适度前瞻性 | 第16页 |
| ·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 | 第16页 |
|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 第16页 |
| ·规划内容 | 第16-17页 |
| 4 沿海防护林建设措施 | 第17-25页 |
| ·丘陵山地防护林建设 | 第17-22页 |
| ·造林地选择与分类 | 第17-18页 |
| ·划分原则 | 第17页 |
| ·划分依据 | 第17页 |
| ·主导因子的分级标准 | 第17-18页 |
| ·营造林设计 | 第18-22页 |
| ·林地整地 | 第18页 |
| ·树种选择 | 第18-19页 |
| ·混交类型设计 | 第19-21页 |
| ·营造林时间和苗木处理 | 第21-22页 |
| ·基干林带造林方式 | 第22-24页 |
| ·泥质海岸基干林带造林方式 | 第22页 |
| ·岩质海岸基干林带造林方式 | 第22-23页 |
| ·基干林带树种选择 | 第23-24页 |
| ·泥质基干林带树种选择 | 第23页 |
| ·岩质基干林带树种选择 | 第23-24页 |
| ·现有基干林带完善改造工程 | 第24页 |
| ·抚育管护 | 第24-25页 |
| 5 沿海防护林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25-27页 |
| ·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 第25页 |
|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 第25页 |
| ·严格执法,保护好森林资源 | 第25-26页 |
| ·多渠道投入,建立政策与保障体系 | 第26页 |
| ·创新建设机制,强化工程管理 | 第26-27页 |
| ·推进科教兴林,建设高质高效的沿海防护林 | 第27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27-30页 |
| ·结论 | 第27-28页 |
| ·城市沿海防护林的建设 | 第27-28页 |
| ·沿海防护林树种选择 | 第28页 |
| ·沿海防护林设计方法 | 第28页 |
| ·建议 | 第28-30页 |
| ·加强区域内林业发展的政策探讨 | 第28-29页 |
| ·围绕项目建设需要,加强科技研究与攻关,突破“技术瓶颈” | 第29页 |
| ·大力推进机制创新,突破体制“瓶颈” | 第29页 |
| ·明确责权,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 | 第29-30页 |
| 附表 1-1 营造林技术设计简表 | 第30-34页 |
| 附表 1-2 低密度及补植造林技术设计简表 | 第34-37页 |
| 附表 2 文中涉及到的部分植物拉丁名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