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创新点 | 第14页 |
·主要观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离骚》主体思想的缘起 | 第15-23页 |
·屈原与《离骚》 | 第15-16页 |
·屈原其人 | 第15页 |
·《离骚》主体思想的形成背景 | 第15-16页 |
·《离骚》的主体思想 | 第16-20页 |
·爱国主义思想 | 第16-17页 |
·“内美”与“修能”的修身观念 | 第17-19页 |
·坚持真理“上下求索” | 第19-20页 |
·历史上《离骚》主体思想的视角诠释 | 第20-22页 |
·《离骚》主体思想在当代的确立 | 第22-23页 |
第3章 《离骚》主体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 第23-37页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 第23-24页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要求 | 第24-25页 |
·《离骚》主体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价值 | 第25-32页 |
·“好修以为常”素养要求的启示 | 第25-27页 |
·“以民为本”人本思想的启示 | 第27-28页 |
·丰富教育内容的价值 | 第28-30页 |
·依托文化载体的价值 | 第30-32页 |
·《离骚》主体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价值 | 第32-37页 |
·内美与外修美的启示 | 第32-33页 |
·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 第33-34页 |
·追求与坚持崇高人生理想的价值 | 第34-35页 |
·树立爱国政治立场的价值 | 第35-37页 |
第4章 《离骚》主体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应用 | 第37-41页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养提升的实现 | 第37-38页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诗意化的体现 | 第38-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