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8-26页 |
1.1 概述 | 第8-24页 |
1.1.1 醋酐的性质与用途 | 第8页 |
1.1.2 工业上醋酐的主要合成方法 | 第8-22页 |
1.1.2.1 乙醛液相氧化法 | 第8-9页 |
1。1.2.2 醋酸裂解法 | 第9-11页 |
1.1.2.3 羰基合成法 | 第11-22页 |
1.1.2.3.1 Eastman两种不同原料的羰化工艺 | 第11-20页 |
1.1.2.3.1.1 醋酸甲酯羰基化路线 | 第11-17页 |
1.1.2.3.1.1.1 酯化部分 | 第11-14页 |
1.1.2.3.1.1.2 羰基化部分 | 第14-17页 |
1.1.2.3.1.2 煤气化的醋酸甲酯羰基化路线 | 第17-20页 |
1.1.2.3.2 BP和Celanese公司的醋酸醋酐联产工艺 | 第20-22页 |
1.1.3 国内外醋酐的生产与消费 | 第22-24页 |
1.1.3.1 国外部分 | 第22-23页 |
1.1.3.2 国内部分 | 第23页 |
1.1.3.3 吉化电石厂醋酐装置发展简介 | 第23-24页 |
1.2 有关醋酸裂解数学模型简介 | 第24页 |
1.3 课题的意义与目的 | 第24-26页 |
第2章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6-37页 |
2.1 欲模拟的裂解炉简要介绍 | 第26页 |
2.2 基本反应过程与反应动力学 | 第26-28页 |
2.2.1 醋酸裂解反应 | 第26-27页 |
2.2.2 乙烯酮吸收反应 | 第27-28页 |
2.3 裂解产物分布及物性数据 | 第28-29页 |
2.3.1 裂解产物分布 | 第28页 |
2.3.2 基本物性数据 | 第28页 |
2.3.3 物性数据计算 | 第28-29页 |
2.3.4 醋酸进料温度计算 | 第29页 |
2.4 物理模型与假设 | 第29-30页 |
2.5 数学模型 | 第30-34页 |
2.5.1 物料衡算 | 第30-31页 |
2.5.1.1 基本设计方程 | 第30-31页 |
2.5.1.2 进料Vi、Ci的计算 | 第31页 |
2.5.2 能量衡算 | 第31-33页 |
2.5.2.1 能量衡算方程 | 第31-32页 |
2.5.2.2 热强度计算 | 第32-33页 |
2.5.2.2.1 散热强度计算 | 第32页 |
2.5.2.2.2 加热强度计算 | 第32-33页 |
2.5.3 动量衡算 | 第33-34页 |
2.5.3.1 蛇管压力降计算 | 第33页 |
2.5.3.2 直管压力降计算 | 第33-34页 |
2.5.3.3 摩擦系数计算 | 第34页 |
2.5.3.4 流体速度计算 | 第34页 |
2.5.3.5 局部阻力系数说明 | 第34页 |
2.6 程序安排 | 第34-35页 |
2.7 计算框图 | 第35-37页 |
第3章 过程模拟与分析 | 第37-60页 |
3.1 早期裂解炉的模拟与分析 | 第37页 |
3.2 现行裂解炉的分析 | 第37-56页 |
3.3 提高产量的途径讨论 | 第56-58页 |
3.3.1 醋酐历史上的成功改造评述 | 第56-57页 |
3.3.2 99年醋酐装置失败的改造分析 | 第57-58页 |
3.4 新型管式反应器的设计思路分析及生产模拟. | 第58-60页 |
3.4.1 新型管式反应器的设计思路分析 | 第58页 |
3.4.2 生产过程模拟 | 第58-60页 |
第4章 结论 | 第60-62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