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7页 |
一、 思想政治课价值取向相关概念界定 | 第7-9页 |
(一) 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7页 |
(二) 思想政治课的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 | 第7-8页 |
(三) 思想政治课工具性价值取向与本体性价值取向 | 第8-9页 |
二、 思想政治课价值取向的历史形成及其影响 | 第9-15页 |
(一) 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思想政治课价值取向 | 第9-10页 |
(二) 我党革命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课价值取向 | 第10-12页 |
(三) 传统计划经济对思想政治课价值取向的有着决定性影响 | 第12-13页 |
(四) 国际竞争的压力进一步强化了思想政治课的工具性价值取向 | 第13-14页 |
(五) 工具性价值取向对思想政治课的影响 | 第14-15页 |
三、 对思想政治课价值取向的反思 | 第15-20页 |
(一)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第16-18页 |
(二) 思想政治课工具价值与与其本体价值的关系 | 第18-19页 |
(三) 政治、道德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 第19-20页 |
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课价值取向的确立 | 第20-23页 |
(一) 正确把握人类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二)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取向 | 第21-23页 |
五、 思想政治课新价值取向实施的原则要求 | 第23-31页 |
(一) 思想政治课过程价值取向与终极价值取向相统一原则 | 第23-25页 |
(二) 思想政治课主体性原则 | 第25-28页 |
(三) 思想政治课发展性原则 | 第28-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