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 ·植物组织培养介绍 | 第10-11页 | 
| ·三种植物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 ·紫叶挪威槭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一品红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萱草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 第14-15页 | 
| ·离体试管苗生根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5-24页 | 
| ·基因表达与不定根发生 | 第15-16页 | 
| ·内源激素水平与不定根发生 | 第16-17页 | 
| ·酶的活性变化与不定根发生 | 第17-18页 | 
| ·多胺水平与不定根发生 | 第18页 | 
| ·外植体类型与不定根发生 | 第18-19页 | 
| ·基因型 | 第18-19页 | 
| ·试管苗的继代次数 | 第19页 | 
| ·培养基成分与不定根发生 | 第19-21页 | 
| ·无机盐类 | 第19-20页 | 
| ·生长调节物质 | 第20-21页 | 
| ·PH 值 | 第21页 | 
| ·其他成分 | 第21-23页 | 
| ·糖 | 第21-22页 | 
| ·琼脂 | 第22页 | 
| ·活性炭(AC) | 第22页 | 
| ·酚类物质 | 第22-23页 | 
| ·培养条件与不定根发生 | 第23-24页 | 
| ·光照 | 第23页 | 
| ·温度 | 第23页 | 
| ·湿度 | 第23页 | 
| ·通气 | 第23-24页 | 
| ·本论文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三种植物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 第25-41页 | 
| ·紫叶挪威槭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5-3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2页 | 
| ·基本培养基的确定 | 第25-27页 | 
| ·不同外源激素配比对休眠芽诱导的影响 | 第27-28页 | 
| ·不同外源激素配比对芽增殖的影响 | 第28-29页 | 
| ·不同外源激素配比对继代的影响 | 第29-30页 | 
| ·试管苗的生根培养及移栽 | 第30-32页 | 
| ·一品红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2-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 ·芽的诱导与增殖 | 第33-34页 | 
| ·继代培养 | 第34页 | 
| ·根的诱导与幼苗移栽 | 第34-36页 | 
| ·萱草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6-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1页 | 
| ·最佳外植体的选择 | 第36-37页 | 
| ·花茎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37-38页 | 
| ·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 第38-39页 | 
| ·生根培养与移栽成活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一品红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1-4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 ·DPC 和复合VB 对一品红生长的影响 | 第41-43页 | 
| ·DPC 和复合VB 对一品红芽增殖的影响 | 第43-44页 | 
| ·DPC 和复合VB 对一品红生根的影响 | 第44-45页 | 
| ·讨论 | 第45页 | 
| ·小结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植物离体培养生根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 第47-6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7-52页 | 
| ·植物材料 | 第47页 | 
| ·培养及取样方法 | 第47页 | 
| ·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测定 | 第47-49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47-48页 | 
| ·制作IAA 标准曲线 | 第48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48-49页 | 
| ·酶促反应 | 第49页 | 
| ·IAAO 活性的测定与计算 | 第49页 |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第49-50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49-50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50页 | 
| ·POD 活性的测定与计算 | 第50页 | 
| ·POD 同工酶凝胶电泳 | 第50-52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50-51页 | 
| ·酶的提取 | 第51页 |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51-5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 ·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的活性变化 | 第52-54页 | 
| ·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 | 第54-56页 | 
| ·POD 同工酶酶谱分析 | 第56-57页 | 
| ·讨论 | 第57-59页 | 
| ·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对生根的调控 | 第57-58页 | 
| ·过氧化物酶(POD)对生根的调控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