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主体性维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选题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文献综述第10-19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0-11页
     ·国内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第11-16页
     ·国外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第16-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文献研究法第19-20页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第20页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第20页
   ·创新点第20-21页
第2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第21-29页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第21-24页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第21-23页
     ·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第23-24页
   ·社会发展的系统动力第24-26页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24-25页
     ·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第25页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25-26页
     ·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第26页
   ·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第26-29页
     ·社会发展"五形态论"第26-27页
     ·社会发展的"三形态论"第27-29页
第3章 社会发展规律的主体性第29-33页
   ·社会规律是主体的活动规律第29-30页
     ·社会规律存在于主体活动之中第29-30页
     ·社会规律的运动是由自发到自觉的进程第30页
   ·社会规律是主体自觉活动的结果第30-33页
     ·主体的自觉活动改变社会规律实现的方式第30页
     ·主体的自觉活动制约社会规律的作用范围第30-31页
     ·主体的自觉活动影响社会规律作用的结果第31-33页
第4章 社会发展动力的主体性第33-37页
   ·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第33-35页
     ·现实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第33页
     ·主体的本质是动态的发展的第33-34页
     ·主体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第34-35页
   ·历史运动是主体合力作用的结果第35-37页
第5章 社会发展阶段的主体性第37-41页
   ·人的依赖关系——群体主体性第37-38页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个体主体性第38-39页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类主体性第39-41页
第6章 社会发展主体性维度研究的当代意义第41-47页
   ·主体性维度是历史决定论原则的内在要求第41-43页
     ·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内在地包含着对主体性的肯定第41页
     ·社会的发展是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的统一第41-43页
   ·主体性维度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第43-45页
   ·主体性维度彰显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与核心理念第45-47页
     ·全面地把握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关系第45-46页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主体性维度的基本价值理念第46页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关于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第46-47页
第7章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5页
作者简介第55-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冲突
下一篇:西方哲学史有关“人的创造性”观念形成浅析